龙港城区
浙江在线12月17日讯 12月5日,驶上瓯南大桥,“打造宜商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城市”的横幅迎风招展。对都市的野心,龙港人毫不掩饰。
一份投入近千万元,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捉刀的龙港未来蓝图正呼之欲出。以现代化都市的目标打造新龙港,在城市化进程中继续领跑全国。
7年前,龙港人炸掉了镇口的“中国第一农民城”路碑,向世人展示告别的决心;如今,他们用一张新蓝图昭告未来,实现从农民城、产业兴城,再到现代化滨海新城的新跨越。
农民城
光华逝去
记者在龙港镇河高底路看到,十几个工人正对一处规划的污水处理点进行施工,路面已经被剖开,一截截污水输运管道正被埋入地下。
河底高路紧挨金钗河,河两岸有大大小小数十家店铺,污水全部直排入河,河水发黑,水面浮着一层厚厚的油污。
龙港镇污水处理厂竣工时间预计是明年5月。居民们热切地盼望着它早日建成。“太臭了,酒店里靠河包厢没人要坐。”酒店老板陈定林说。
“单门独户、通天落地,前面开店,后面是作坊,居民楼和工厂毗邻而居。这是最适合农民居住的形式”。龙港镇副镇长曹庆植说,所谓农民城就是农民集聚的城,也是最适合农民生活的城。但现在却显得不适时宜。
农民城尚未告别,都市病却过早地光顾了。20年前建设的街道已经用到极限,如今拥挤不堪。16平方公里的老城区挤着20余万人口,人口密度早已超过上海;捉襟见肘的窘态除了交通问题,令人挠头的还有遍地的垃圾,诺大的城区甚至没有一处公共广场……
12月5日夜,一位龙港人指着街角的修鞋人感叹:“20年前,他就在这里摆摊,现在他还在这,只是房子变成了危房、人变老了。”
在修鞋摊周围,是龙港眼下商业最发达的龙翔路,一排排“通天房”里却没透出多少灯光,斑驳静寂,多数住户已经迁走。
20多岁的“农民城”显然已经老去,龙港人向往新的都市梦。
鳌江畔,蛟龙欲出港
今年,龙港的都市化改造开始进入快车道。
6月23日,国务院参事车书剑等一行8人奔赴龙港等5个“镇级市”,专题调研温州市强镇扩权的改革进展。
几乎同时,龙港镇开始编制新一轮十年规划。现在总规基本成形,接下来,近期建设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多份子规划将陆续出台。
龙港的这份新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朱荣远担纲,设计团队由国内颇富盛名的沿江沿海城市规划专家组成,曾为深圳做过总体规划等。
“花近千万元设计新龙港,如此大手笔确实史无前例。”规划背后的推手,是去年年底才履新的苍南县委常委、龙港镇党委书记林万乐。
龙港镇历史上曾有过两个规划。一个是1982年建镇之前,造就了今天的农民城;另一个是在2007年前后,成就今天龙港1.8平方公里的城市中心区。这两个规划,从今天来看,“力度太小了”。
改变的时机来了。今年,温州十二五规划,要建龙鳌组合城市,确立龙港由经济强镇向现代化小城市发展,又赶上土地修编,苍南临港产业园今年可望围拢;甬台温沿海高速、南金大道即将完工……“所有的因素,促成我们更远地思考龙港未来。”林万乐表示。
根据基本定局的《龙港镇城市总体规划》,未来龙港将增加新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人口42万、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是鳌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宜居、宜商的现代滨海新城。
11月,旧城改造指挥部已经成立。“成熟一片、改造一片,有机更新老城区。”龙港镇长王忠秀说,龙港还将建设8平方公里的新中心区。规划中有污水处理厂、城区燃气管道、供水系统和体育馆、三甲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意在完善城市功能。
“未来龙港不再是农民城概念”。镇城建局局长陈德华说。
“我们提炼了农民城内涵”。朱荣远对记者阐述他们的设计理念,“农民造城是动用全社会的人去建城市,现在要从整个空间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叠加思考,为农民城寻找更系统化的发展模式。”
买断农龄,洗脚进新城
在龙港河底高村村支书高有满办公室里,第7队村民高文塔在一份承诺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承诺书有三条关键内容:
第一、服从经村民代表通过的《河底高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实施方案》,在河底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行过程中,尽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本人及本户于1984年分得的承包田,在该次改革已得到一次性补偿,自愿放弃今后涉及该土地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第三、同意按经营性资产经营所得的股权分配收益,自愿放弃本人及本户现在村集体企业的就业岗位……
河底高村2300多村民,此前多数签下这样的承诺书。他们与高文塔一样,“买断农龄”,交出土地,完成从农民到市民、从土地承包人到股民的嬗变。
这是自今年春节以来,一直在持续的村股份化试验。村支书高有满形容这是一场“自下而上,村民自发的身份革命”。
龙港都市化,当然不只是高楼和市政设施。2008年,村民代表去华西村及余杭、萧山等地考察,回来后,决定成立股份制委员会。村里为此开了50多次会,最终以98%的高票通过《河底高村股份合作制改革方案》。
村民项有威一家三口,得到8万余元的补偿款,并获得3股半的股权收益。“现在村民身份都统一了,大家都是村集体经济的股东”。项有威说。
在龙港镇,目前仍有107个行政村的建制,人口约占63%。换句话说,现在龙港人,还有六成的身份仍是农民。河底高村的试验,正慢慢地向其他行政村渗透。
从农民造城、进城,到告别农民城、告别农民身份,龙港人又一次用自己的力量实现梦想。
告别,为了再占“鳌头”
站在龙港江南海涂围垦东塘舟巴艚堤上,远远望去是一片正待开发的泥地,通向海边,不见边际。江南海涂围垦工程总长13.1公里,大坝预计年底合拢。一位龙港镇干部告诉记者。
被圈入滨海新城规划的新美洲村,宅基地的地下交易已经很火。记者听说有个本地投资客,在“海西经济区”初现时购入沿海小渔村的农民房,去年,他以每间30余万卖掉了这些旧农房,狠赚一票。
如今,新龙港的规划虽然还在纸上,但资本已蜂拥而至,这使龙港的造城计划增加了胜算。多数龙港人看好未来。
“龙港一直是小打小闹过来的,大规划迈进很有必要”,在龙港发家的中国十大文具品牌瑞教集团董事长陈瑞教说,龙港发展得更快些,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2000年,龙港终结了“独占鳌头”的江湖地位,落到温州市第三、第四的位置。去年,龙港财政收入10个亿,经济总量250个亿,但很多人对龙港的成绩和速度不满足。
龙港人很着急,采访中,不少人都表示,外面的世界发展很快,“龙港不能再这么温吞吞。”
“如果龙港发展得好,那肯定选择家乡”。虽然生意做到上海、江苏,甚至加拿大,但陈瑞教坦言,如果规划能实施到位,下一步一定会加大对家乡的投资。他的话多少道出了龙港企业界的心声。
记者随机访问了几个龙港人,他们对于龙港的未来充满期待:“如果龙港什么都有,我们就不用搬家去温州、杭州、上海了。”“希望创业条件更宽泛”、“村集体经济效益向好”“休闲有更好去处”等等。
龙港最近有件牵动上下的事,是创建全国文明城镇。在龙港街头,常能看到志愿者在宣讲“文明城镇”和市民素质。
从农民造城、到产业兴城再到全国人文名城,龙港建镇26年后,勇敢的龙港人正在实现第三次跳越……
龙港有梦
朱康对(温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龙港人一直渴望成为城市居民。
按照城市化发展的要求,鳌江流域客观上需要一个中心城市;城市化发展的趋势,鳌江下游两岸迟早也必然会形成一个中心城市。早在龙港建镇之前,著名城市规划专家殷体扬就曾有过类似的判断。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龙港的城市化之路却一直充满坎坷。
如今,尽管人们砸掉了“农民城”的路碑,但却还摘不掉“农民城”的帽子,也改变不了建制镇的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正因如此,当年曾是温州模式发源地的鳌江流域,近年来成为温州南翼拖温州发展后腿的关键区域。
如今,龙港镇高起点制订龙港未来发展规划,是符合鳌江流域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趋势的。
不过,龙港要真正告别农民城,不仅需要当地政府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上,按照中心城市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更需要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上按照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进行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