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玉环县干江镇大学生陈露露和邻居一起包装500箱订单盘菜。吴达夫摄
浙江在线12月24日讯核心提要:12月22日,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明年开始,每年将推出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岗位500个,用于招聘高校毕业生,并在一定时期内享有财政薪酬补助;未来5年,像这样的年轻、有知识的新农民将扩大到5000人。
当农民, 政府给保障
宁波鄞州城西畜禽合作社的养猪场内,技术员王杰正在给猪做例行检查。25岁的王杰是附近涉农企业唯一的大学生,是鄞州区推出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创业政策后,第一批“吃螃蟹者”。
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的不在少数。不过,从现在开始,他们的情形将有所改变:由省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专业合作社当职业化的农民。
“凡具有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高职)以上学历、年龄35周岁以下,原则上是本省户籍的大学毕业生,自愿从事农林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经营工作,且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在12月2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兴泉详细解读了省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的若干意见》:在我省加快农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政府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并努力扫清到农村就业、创业的体制障碍。
扶持措施包括:省对经济欠发达县、市和其他县、市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大学毕业生,每人每年分别补助1万元、5000元,连续补助3年;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3年以上的,报考事业性质的县、市和乡镇农技、农经干部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从事基层农技服务3年以上、群众满意的,可以采取定向公开招聘方式充实到县乡农业公共服务机构……
在这次农村就业的大门敞开之前,宁波的慈溪、鄞州和台州、温岭等地率先推出过扶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措施。
在宁波,合作社聘用大学毕业生,市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基本报酬补贴,县(市)区财政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在台州,对粮食种植大户或种粮企业招纳粮油专业高校毕业生的,按照粮食种植面积200亩配一名毕业生标准,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的特殊补助。
“省财政发的‘薪水’是一种导向。”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童日晖说:“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按当地实际给从事农业服务的大学生以最大的保障。”
“像基层公务员一样,大学生到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职,能领着薪水上岗,这显示了政府孵化‘职业农民’的决心。”省农办副主任邵峰表示。
现代农业,呼唤知识农民
当下,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农村尤其是农业人才稀缺。
截至今年9月,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19464家,成员82.5万个,带动非成员农户377万户,两者占全省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49.2%。但这些合作社的负责人,据省农业厅调查,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占76.5%,平均年龄超过48岁;71.3%的专业合作社有引入大学生来提升生产经营水平的需求。
据第二次农业普查,我省从事农业的509万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学历占97%,50岁以上的占53%。
在人们记忆中,农村留不住年轻人,从事农业的人员年龄老化,这在浙江乃至全国农村都是普遍现象。与此同时,身怀一技之长,专门为农业和农户服务的乡镇农技员,也面临尴尬。
家住杭州市富阳常安镇的孙国民,是镇里最早的农技推广员。他对记者说,常安镇现有在职农技员5人,其中40岁以下的仅1人,其余都在50岁以上。他屈指一算,镇农技站已有七八年未进新人了。
乡镇农技员队伍“青黄不接”,农技员还常常身兼数职,被冗杂的行政事务缠得脱不开身,更加剧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难的“最后一公里”现象:一方面是农户对现代农业科技望眼欲穿,另一方面基层农技推广力量比较薄弱。
“这些弊病,锁住了农业转型升级的大门。大学生正是开锁的钥匙。”童日晖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什么人才都缺!
不少合作社都盼望着自己能够列入扶持示范点,可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大学生的服务。“合作社种植的都是高效农作物,传统方法在先进品种面前屡屡碰壁。”鄞州绿洲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辉说,他最希望招到园艺专业的大学生来帮合作社解决难题。
“省政府出台的这一扶持政策,是要招聘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管理、技术等工作,培养职业农民,并构建起现代农业新型人才体系。”童日晖说。
按照这个扶持计划,到2015年,全省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大学毕业生将达到5000名左右,每个省、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有至少1名大学毕业生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成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的领头人。
“农门”,同样大有奔头
新一轮“下乡潮”即将到来,很多敏锐的年轻人已经感觉到了这点。
今年5月,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的第二届浙江省大学生现代农业就业创业招聘会上,86家合作社,162家农业企业提供了1203个就业岗位,吸引到场学生超过3000人,共签订意向书2617份,这个数字比去年有大幅增加。
12月15日,丽水莲都区郎奇农家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豌豆再过几天就可以上市了,大学生吴婷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
23岁的吴婷,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检测专业毕业后,来到合作社工作,社里把农产品检测工作交给她把关。这让初出校门的吴婷觉得“农村的确是个大舞台”。她说:“我的同学还在办公室里扫地端茶,而我已经在独当一面了。”
除了待遇的改变,价值的认同也在逐渐传递,农村自身的吸引力正在逐渐显现。
今天的农业,已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产方式和不体面的就业门路,也不再是没有经济效益的产业门类,农业已逐步走上依靠技术和管理的“知识经济”发展阶段,成为了一个既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也能够取得较高经济报酬和社会地位的行业。
刚毕业于浙江财经学院的余方,是杭州笠翁笋业专业合作社社长助理。比他更早来到这个合作社里的大学生,已有人实现年收入过十万的目标,这让他看好自己的工作前景。
“城里一个好机会可能有1000个人跟你抢,而在农村,可能有100个机会等在你面前。”余方说。
据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0年3月底,浙江省直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毕业大学生已有1153人,其中有147人已成为各类法人代表和领军人物,占总数的13%。
障碍正在消弥
把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从事现代农业以政策的形式写入文件,这是浙江农村工作的一大创新,在全国也属首次。特别是其中对薪资补助、档案和户口等体制性障碍的规定,为想进入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的大学生扫清了障碍。
除了工作地点不一样,从事现代农业的大学毕业生与在城镇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太大区别。而大学生进入农民合作社后,也能够补强当前农业经营主体比较薄弱的“智力短板”,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
——黄祖辉(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第二产业去是不多的,主要是在第三产业,而且是在现代服务业。而我们的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还是相当滞后的,所以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本身也应该看得更远一点,也可以考虑发展中的现代农业。
——厉以宁(经济学家)
由于当代中国新农村建设之中的政府大幅度增加公共物品投资,恰好和各地资助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到农村去与基层干部群众相结合的人力资本投向相得益彰,这将成为在世界近代发展史上备受关注的“中国经验”的重要篇章。
——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