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语——
红色,属于东方,属于有90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
红色,象征着炽热的革命热情,象征着忠诚于人民的感情,也象征着红艳艳的明天。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日即与红船相约。党旗的颜色也是鲜血的颜色,一路走来,我党为国家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谋幸福,共富强。
90年,信仰不变。我们一直东方红。
公元2011年,党90岁的生日,创始于上海,从嘉兴南湖的红船扬帆,一路航驶到远方。
作为一大启航处,我们浙江,有理由将红色唱得更响更亮。近日,我们将陆续推出“东方红浙江人”系列人物报道。他们,是浙江人,是共产党人。
浙江在线记者包勇 6月发自金华义乌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实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1848年2月,随着《共产党宣言》面世,共产主义“幽灵”开始在欧洲游荡。马克思一定想不到,72年后,也就是1920年,这个“幽灵”游荡到了中国。
而让“幽灵”漂洋过海到中国,离不开一个“引路人“——陈望道。90年后,我们向义乌出发,寻找陈望道的足迹和《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留下的红色印记。
通往陈望道故居的小路
一封邀稿函点燃革命进程
义乌分水塘村,陈望道的家乡。据说分水塘村前村有口水塘,一边流向义乌,一边流向邻县浦江县,故村名分水塘。
在村支书陈志平的指引下,我们沿着村中的一条曲折偏僻的小石子路行走。“道路依旧在,只是两边的风景从农民的村落变成了一栋栋的别墅。”陈志平说,陈望道先生给村子留下创新精神,使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世纪20年代,陈老能打破传统思想,宣扬新思想,这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陈志平说,正是创新思想,在义乌‘鸡毛换糖’的那个年代,村子里走出一批生意人。
陈志平说,如今村子里,身价千万的也不在少数。目前,村子里也正建设红色旅游景点,带动当地农家乐的发展。
“村子里有不少小路,这是从村口到故居最近的路,陈望道年轻时应该经常走这条路的。”陈志平说,听长辈说,1920年的春天,也是在这条石子路上,29岁的陈望道手提一只藤箱回到分水塘,里面有一本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和一封邀稿函。
原来,上海《星期评论》社主编戴季陶一直想翻译《共产党宣言》,但觉得自己难以胜任,便打算找人翻译。这个想法被《民国日报》社主编邵力子得知。
邵力子说,能承担此任者,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语文教师陈望道莫属,便推荐了陈望道。戴季陶提供了该宣言的一个日文版和李大钊从北大图书馆借来的英文版。陈望道因为邵力子的推荐函而回到分水塘。
那么,邵力子为什么说这个重任非陈望道莫属?
邵力子认为,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主要有日本、俄国、西欧三条道路,曾在日本留学的陈望道早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同时,翻译者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有深入了解,对德文、英文、日文这三门外语至少有一门精通,还要对汉语言文学有一定修养。因此,陈望道是最佳人选。
“而陈望道答应翻译《共产党宣言》跟他留学回国后的一段经历更有很大关系。”陈振新说,1919年,陈望道回国后被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聘为语文教员。因为从事语文教学改革,因为指导学生办进步刊物引发的“一师风潮”,他被迫离开学校回到分水塘村。
这件事使陈望道认识到不进行制度的根本改革,一切改良都是劳而无益,必须有个更高的判别准绳,那便是马克思主义。
这一邀稿委托,无异于火星落进干柴,点燃了陈望道革命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