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5日讯 温医附一院重症监护室。
60岁的程碎昌,胸口插着引流管,嘴上戴着呼吸机。蜡黄的脸上,双目紧闭,眉头紧锁,仍在昏迷。
时钟指向20时30分,离“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整整过去24个小时。为拯救程碎昌的生命,无数的人在忙碌。
本是平行的生命线,在这个昼夜,紧紧地交织在一起。
救援
7月23日夜,程碎昌从上海坐动车返回温州。在永嘉境内,和女儿通了一个电话,说因为天气原因,列车可能晚点。20时30分许,程碎昌所坐的车厢从高架桥上坠落。事故消息传来,女儿一次又一次未能拨通手机,父亲生死未卜!
在赶往事故现场的路上,泪水一次次打湿女儿的双眼——“爸爸,你现在还好吗?有人来救你吗?”她没想到,一场生命的接力,正在全力挽救着父亲。
20时50分许,程碎昌被救援人员从车厢内抬出。重度昏迷,还有生命体征——他立即被抬上救护车,送往温医附一院抢救。
几乎与此同时,无数的人正往同样的目的地急赶!
急赶
创伤科医生赵峰,在网上看到事故消息,立即从家中赶往医院!正在丽水开会的神经外科主任郑伟明,接到电话,连夜驾车奔向温州。在双屿高速出口,道路因救援而拥堵。为尽快赶到医院,郑伟明又立即调头重上高速,绕道南白象……郑伟明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快!快!
21时30分许,医院的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已经达到400多人,大部分均是自发赶回。
第一批病人抵达医院,包括程碎昌。赵峰查看伤情后,立即将程碎昌送往CT室。许多正在等待急诊的普通病人,自发让出一条道,事故伤者优先检查。
扫描结果:头部有血肿,肺部有气胸,腹腔有出血——必须立即手术。
手术室的灯亮起,一场生命的抢救就此展开。
通道
与此同时,医院应急预案启动。
考虑到很多伤者的家属难以立即赶到,医院为每一位伤者配备了一名护士、一个工友、一个保安;各个临床专业组,必须腾出一至两张病床,急救中心临时增加25张床位,腾空图书阅览室备用;输血科筹备增储血浆,各检验、药剂科室增加医务人员。
财务科现场坐镇,为伤者开辟绿色通道,每人授权预支2万元治疗费用,不够再追加;总务科紧急采购调拨40多张病床,组织20多名工作人员在露天停车场临时搭新病床,并集中所有担架推车到急诊科待命;设备科紧急从院外调用、院内调剂一百余台监护仪等各类救治器械,应对可能出现的急救高峰。
一切,紧张而有序。并不单单为程碎昌一人,但每一个环节都关乎他的生命!
坚持
从晚上22时到第二天凌晨5时,程碎昌进行了三台手术。
气胸引流手术,持续了近一个小时;脾脏切除手术,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手术后立即再次进行脑部CT扫描,发现血肿在迅速扩大,立即又进行开颅手术……
这是一个不眠的夜晚,为生命的挽救。三台手术,三拨人马,围绕一个程碎昌,熬过了沉沉的夜晚。
做完手术的医护人员也并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在急诊中心进行救治。
早上4点多,累极了的赵峰,在办公室眯了3个小时,立即又到病房巡视;为程碎昌进行脑外科手术的郑伟明,在病房忙到临近中午才回家休息;赶到医院的医生王晓蓉,忙到凌晨3点多,昨天中午11点又来到了重症监护病房值班。
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程碎昌,虽然仍在昏迷状态,血压还有些不稳,腹胀明显,但经过手术的几个主要重伤部位均情况稳定。
“听到我们的声音,动一动眼睛。”医生王晓蓉轻声呼唤,程碎昌嘴角微微动了动,生命的力量,已渐渐回到他的体内……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