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记者 董颖 通讯员 胡立军) 一个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多两倍、经济实力也算不上雄厚的小县,为什么从2009年开始就逐步在每个村建起卫生室?又为什么将乡村医生纳入保障体系,把他们的养老问题管起来?
9月初,记者实地探访桐庐这两年的医改成果,也真正明白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那就是做好卫生保障,把百姓的健康管起来。
麻雀虽小五脏全
上午10时左右,记者前往桐庐县瑶琳镇永安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远远望去,服务站新建的浅色两层小楼格外显眼。走进去一看,就诊大厅里已有20多人在排队等候。挂号缴费区、候诊区、诊疗区、输液室、药房……一个个科室都挂着醒目的指示牌,让人一看就知道该去哪里。
77岁的朱莲秀在女儿的搀扶下走向输液室,“老人今天早上的血压上压有200多,非常危险”,卫生站助理医师王满平一边扶老人坐下,一边熟练地为老人打输液针。
朱莲秀的女儿跟记者聊了起来:“现在真是方便,离家几步远就有这么好的卫生站,妈妈有点小病不用再去县医院了。”以前卫生站又小又挤,她都是带妈妈去县里的大医院看,总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舟车劳顿,老母亲的身体也受不了。“现在卫生站的条件好了,我们看病轻松多了。”
的确,自2009年桐庐实行卫生服务一体化以来,各镇辖区内的卫生站、室的硬件条件大有改观。桐庐县卫生局局长吴志忠告诉我们,到目前,县财政已投入了3200多万元,新建、改建卫生站、室180家,做到了全县村村都有卫生室。另外,每家新建的村卫生室面积都达到了90平方米以上。
拿瑶琳镇来说,辖区内的10个卫生服务站及5个卫生室都有了固定业务用房,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设备外,还装了空调、电视机等。另外,卫生站从挂号、就诊到取药都通过电脑完成,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瑶琳镇卫生院院长王建良高兴地告诉记者:“到今年底,只要输入病人的农保卡号,病史信息就一目了然了。”目前,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全县180家村卫生站、室都是乡镇卫生院的派出机构,原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互抢病人的情况没有了,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乡村医生有保障
硬件到位后,最关键的还是人。
在桐庐,乡村医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医疗生力军。但在很多地方,这支特殊“部队”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专业学习,不得不行走在正规军与游击队之间,没有正式编制,更没有任何保障。
皇甫金标,一位已行医40多年的乡村医生,一直在瑶琳镇皇甫村给当地村民看病。“以前当乡村医生的时候,感觉没有任何保障,干一天算一天,哪天干不动了,也就没饭吃了。”皇甫医生说,乡村医生都会有一种漂泊感。“现在好了,从2010年10月起,我们这些乡村医生被县卫生局纳入统一管理,成为正规军。有了编制,收入自然也有保障。”
记者从桐庐县医改办主任赵立飞处了解到,该县把持有省卫生厅颁发执业证书的乡村医生全部纳入一体化管理,全县共有143位像皇甫金标这样的乡村医生加入了正规军,占到全县乡村医生的90%。
根据规定,这些乡村医生的年收入将与卫生院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衔接,并且享有养老、医疗保障。目前,由于相关文件还未下发,纳入体系的乡村医生暂时按每人每月2400元预发,等文件下发后补足其余部分。
乡村医生纳入保障体系后,不仅农村基层医疗系统严重缺人的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变,并且乡村医生也从原来“等病人上门”的被动医疗方式变为了“主动上门”的积极服务态度。
打针吃药便宜了
桐庐县自2009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老百姓看病吃药掏的钱比以前少了。俞赵社区卫生服务站助理医师戴发松说,以前病人的均次药费要80元以上,而现在,一般的小病二三十元就能解决,再多也就是四五十元左右。
正说着,一位脑血栓病人过来配药。记者看到,原先100多元一支的药品,现在的价格是50多元。“现在看病省钱了,刷农保卡还能报销。”这位病人说。记者了解到,桐庐县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所有180家纳入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卫生站、室开通了农保即时刷卡报销,住院费用报销60%,门诊费用最高报销达到65%。
赵立飞告诉记者,全县13家乡镇卫生院和180家卫生站、室都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价,从今年1月到6月,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门诊均次费用为43.6元,比上一年同期下降了69.5元。上半年,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到35%,为群众看病省下99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