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
近日,从湖州“文化走亲”工程座谈会上获悉,“文化走亲”工程已入围我省“十大民生工程”考查项目,成为湖州唯一一个入围省“民生工程”考查项目的文化类民生工程。可喜可贺!
如果说,“文化走亲”在前几年还鲜为人知,那么在时下可以说已家喻户晓。这个从湖州走出的文化创新模式,已从当初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推广开来。“文化走亲”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它到底亲在哪?
生活中,一日三餐若没点变化,难免让人没有胃口。文化若形式单一,过于趋同,同样让人感到腻烦。而在“文化走亲”中,我们不但能吃到“家常菜”,还能品尝到“特色菜”;不但有本地的“自家餐”,还有各地的“百家宴”;不光有“小吃”,还能碰到“山珍海味”。文化的餐桌不再单调,各地的文化也不再孤芳自赏,而是在相互切磋、交流与碰撞中被细细地咀嚼、品味、消化与吸收。
文化虽说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但它并非虚无缥缈,而现实中,偏偏就有很多文化空洞而不鲜活,没有真情实感,缺少群众参与,违背“从群众中来”的产生机制。而“文化走亲”却走活了这盘“文化棋”,群众不再只是观众,也摇身一变成了“舞台主角”,在“走亲串户”中让“滩簧小戏”、“百叶龙”、“竹叶龙”等一个个文化精品不再曲高和寡,而是“落了地,生了根,发了芽”。
有道是“良苗亦怀新”。正是有了“文化走亲”,文化大餐更原汁原味,“文化自觉”更触手可及,我们也更加感受到了文化的亲切感、亲和力、亲民味。湖州日报 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