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黄姓墙界”石碑是保存最好的一块
浙江在线12月05日讯
老余杭直街有一条很有名的里弄叫“邹府弄”,这个名称来自弄堂里的一个台门:明朝时,邹家出过父子双太保,也算是当地出的大官了,于是,这邹府台门就一直保留至今,连弄堂的名字也叫作了“邹府弄”。
很多游客到老余杭玩,会专门去找这些老里弄逛逛,但这最有名的“邹府弄”却经常被搞错。总有游客问“周家弄”在哪里呀,把当地人都问糊涂了,一时间解释都解释不清。为啥?原来在“邹府弄”的弄堂口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周姓墙”字样。
那这个地方究竟是“邹家”还是“周家”?
弄口是“周家”的弄堂里面才是“邹家”
昨天,记者特意跑到老余杭直街找到了“邹府弄”,弄口上面挂着“邹府弄”的蓝色路牌,下面墙角却嵌着一块石碑,“周姓墙”的字样很清晰。
街坊告诉记者,类似的石碑很多,这块碑完整的应该有四个字,叫“周姓墙界”,只是这个“界”字埋进了地里,看不到了。
这石碑可不是随便就能立的,它叫做“姓氏墙界碑”,和现在路边竖着的市、县、区的界石有差不多的功能。老底子大户人家建房,门前左右两边都会立有姓氏墙界石,意思是这块地方是我家的,立碑为凭证。
有这块碑也说明,其实弄口这块当年是一户周姓人家的,而“邹府”台门还要在弄堂里面。
总是被误读,是因为“邹”、“周”音近,不解释还好,一解释反而说不清了。
有了这石碑可以减少后代土地纠纷
老街坊都说这“姓氏墙界碑”有意思,不过现在已经不大好找了。
家住直街的张永年老先生对姓氏很有研究,在他的帮助下,记者才在水龙头下、垃圾箱边找到了一些姓氏碑:大多数字迹已经模糊,有的甚至已经磨平了,保存完好的只有两三块。
这些界碑的大小、材质、字体都不同。张永年告诉记者:有钱人家用的碑好一些,字体也讲究些,普通人家就用差点的石料,字呢说不定还是自己刻上去的。而有的界碑左右对称、一模一样有两块,有的只有一块,还有的碑上有两个姓。
张永年说,立“姓氏墙界碑”就是为了做个说明,以减少后代因土地而引起邻里纠纷。比如有一块界石显示为“王周两姓公墙”,“这说明此墙为王周两家共建,其产权也为两家共有。为防止后人纠葛,就立块界石示明为两家公墙。还有的房屋界石就一块,因为房屋另一册是依附另家墙身所建,没有产权,界石当然不能立。”
读者建议:老余杭直街拆迁改造时要保护姓氏碑
在老余杭,“姓氏墙界碑”多的时候有上百块,现在只剩下了十多块。随着岁月逝去、房屋倒坍或者拆除,墙界石也就毁了,因为谁也不会去特意收藏它。
据张永年考证,存世的这些石碑大多是前清时期所立,后来立石碑的习惯就渐渐淡了,主要是屋主不知道已经换了多少代,而普通人家也没地方去考证,究竟是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屋子换了主人。
“姓氏墙界碑”说起来很普通,在很多古镇或是老的民居都能见到,但这块小小的墙界石却并非没有价值,这里面有历史,也有故事。
比如仓前有块章扶雅堂的墙界石,就说明此房屋是章家老宅——这里正是章太炎先生的故居。
而一块钱姓界石,能让人知道此屋原是“清末四大奇案之杨乃武与小白菜”故事中,那家涉案的药铺——钱爱仁堂店铺。
此外,“姓氏墙界碑”也能反映出古时余杭文人墨客的书法水平和能工巧匠们的雕琢工艺,如能细细观之也蛮有味道呢!
张永年有个提议:老余杭直街要拆迁改造,到时候能不能留个心,别把这些石碑破坏掉,整理出来立在边上的公园里,保存下来,也能作为景观供游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