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加快金融创新发展。着眼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紧扣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创建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推进丽水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强化发展的金融支撑。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纾解企业“钱荒”
“金融中心”破局融资难
网友:浙江作为中小企业大省,也是国内金融强省,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对纾解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有何实质性作用?
陈诗礼:“钱荒”背后实则是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错位。中小企业受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机制落后、市场稳定性较差、资信等级不高、可抵押担保品少等刚性条件约束,以及“急、频、少”的融资特点,使得银行贷款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市场风险高,信贷意愿低。加上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的外部因素影响,银行信贷资源往往优先保障国企和政府项目,面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收窄,“钱荒”问题愈发突出。说到底,“资金短缺”与“游资过剩”并存,这一不对称的结构性“钱荒”,折射出当前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错位和失衡问题,成为推动实业“空心化”和资本“热钱化”的主要原因。
杨小苹:近几年,浙江银行业小企业信贷投放的增量和余额在全国均居首位,在支持小企业方面作了很多努力和创新,成为全国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典范。下一步,银行业还要进一步做好服务实体经济这篇文章,积极推动我省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对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将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还将积极开展差别化绿色信贷,优先支持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的企业及项目的信贷需求,有序退出“两高一剩”行业。
吴太普: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需标本兼治。浙江在全国率先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具有独特的创新优势,还将进一步提高金融资源的集聚能力,使浙江成为全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最集中、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最终形成全国领先的中小金融机构集聚功能;将进一步加大对金融创新的支持力度,在产业金融、贸易(物流)金融、网络金融、创业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形成创新优势,使浙江成为全国中小企业金融创新产品最多、融资渠道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最终形成全国领先的中小企业金融创新功能;将进一步提高金融产品定价的市场化水平,使浙江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小企业资金定价中心、中小企业金融产品交易中心、中小企业投融资信息中心之一,最终形成全国领先的中小金融产品交易定价功能。
抑制以钱炒钱
“财富中心”引导民资
网友:2011年民间资本张扬着逐利的本性,“以钱炒钱”节节推高利率水平,甚至引发全民放贷风潮,浙江建设民间财富管理中心,又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
姚上毅:当前的民间金融市场,一方面由于楼市限购、股市低迷、存款负利率,社会大量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变得越来越窄;另一方面,实业难做,出现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涌向民间信贷市场“炒钱”。为此,在规范民间金融方面,应该多疏少堵、因势利导,引导灰色的民间信贷阳光化、规范化、机构化、合法化,充分发挥其支持创业、支持实体的“拾遗补缺”作用。
当前主要是发展社区中小银行、扩大小额贷款公司、拓展村镇银行等小金融机构覆盖面,创新信贷供给主体,让草根金融支持草根经济;着力培育地方产权交易平台,逐步形成区域性资本市场,有效解决发展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与民间资金的投资需求对接;健全民间金融监管机制,重视行业自律,加强金融风险预警与动态监测力度,建立银行信贷资金与高利贷的“防火墙”;加快民间金融立法,制定民间融资相关法律,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建立一个规范民间融资活动的秩序框架,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等等。
杨小苹: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人通过不懈创业积聚了丰厚的民间资本,存量达万亿元之巨。如何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充分发挥其积极、有益的一面,更好地引导民间资本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要把民间资本转化为促进浙江经济增长的产业资本,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确实是浙江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周业樑:浙江打造民间财富管理中心,金融创新的特征同样典型,具体说:一是进一步提高财富管理机构的集聚度,设立政策优惠、资源聚集的财富管理机构总部集聚区,形成全国领先的财富管理机构聚集功能;二是进一步提高财富管理机构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能力,形成全国领先的民企总部金融服务功能;三是进一步加大对创业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形成全国领先的创业投资管理中心功能;四是进一步加大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的支持力度,形成全国领先的产业投资管理中心功能;五是进一步提升财富管理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形成全国领先的财富管理服务创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