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老人刘嘉。摄于2011年8月。《大河报》记者尚杰提供。
浙江在线01月31日讯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杭州浙联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戴和平接到了一个远道而来的邀请:河南《大河报》记者受平顶山市湛河区政府委托,邀请戴和平参加平顶山传奇老人刘嘉的百岁生日宴。
戴和平、刘嘉分处两地,非亲非故,从未谋面。两人的渊源和故事要从1998年《钱江晚报》和《大河报》的一则报道说起。
一则报道,牵起河南杭州两地缘
时光倒回到14年前,如今已经是资深房地产律师的浙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戴和平当时还是个带着点书生意气的青年律师,就职于杭州国泰律师事务所。
1998年4月9日晚上,戴和平和平常一样,忙完一切躺上床翻开《钱江晚报》,一则不长的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全国劳模刘嘉窘况受关注》:去年10月,刘嘉的儿子患肝病,由于家中无钱,未能及时治疗。今年春节,市(记者注:平顶山市)总工会救助刘嘉500元钱,他的儿子才得以入院看病。目前,刘嘉的儿子已出院回家,靠向邻里借钱治病……”刘嘉的大儿子身患肝癌,曾经捐出企业自己分文未留的刘嘉老人一家生活陷入困境。
消息刊于钱江晚报国内新闻版,转载自《大河报》。
第二天,戴和平就想办法弄清楚了地址,给刘嘉老人汇去了1000元,并写上了一句热情洋溢的话:全国劳模事迹可敬,社会不会忘记好人,献上一份律师的敬意。
这篇报道当时在全国影响很大,那一阵子,给老人捐款的也有不少人。
但是,时隔14年之后的这次百岁生日宴独独邀请戴和平的原因却是:14年来,老人每年都能收到来自“杭州戴律师”的压岁钱,加起来已经有2.9万元。
这位传奇老人,在平顶山家喻户晓
刘嘉是平顶山当地的一位传奇人物。昨天戴和平的微博上是这么总结的:他,1949年率700多人起义,1952年放弃正团职待遇回到老家平顶山当农民;1988年他把百万企业无偿捐给村集体,自己住进了茅庵,过起了简朴的生活;1995年83岁高龄的刘嘉当选为全国劳模。
这是14年来,戴和平根据网络搜索,以及老人的孙女经常来电中总结出来的。
昨天,我跟一直报道老人的《大河报》记者尚杰取得了联系,尚杰说:在平顶山,刘嘉是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他的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年代印记。
老人在新中国成立前当过旧政府的铁路警察。1949年,他在地下党指引下参加起义。1950年,被保送到西南军区军政大学高级研究班学习。1953年年初,为响应当时精兵简政的政策号召,他携妻带子回到贫困的家乡平顶山,当了农民。
老人的传奇更在他70岁后。1982年,老人看乡亲们实在是无处致富,提出要承包村里破产已久的造纸厂,投入了借来的1000元和老伴卖鸡蛋得来的200元。
70岁,在农村里,基本上就是太阳晒晒的年纪了,而刘嘉的举动让人感觉疯狂。更令人吃惊的事还在后头,造纸厂在他的经营下,很快扭亏为盈,几年内固定资产居然达到了惊人的上百万。那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啊。
在企业鼎盛时,刘嘉又一次做出让人吃惊的举动:他把这家盈利能力甚旺的企业捐给了村里,自己分文未留,当时还做了公证。此后,刘嘉老人一家的生活一直很清贫。
尚杰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刘嘉老人所在的湛河区曹镇乡五虎刘村,村里孩子的上学费用就全部由造纸厂出了。
1995年,刘嘉83岁时当选为全国劳模,之后还受到过中央领导的接见。
心意相通14年,今天要相会
戴和平资助刘嘉老人时,老人的大儿子正因为肝癌而危在旦夕。老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早年已去世,身患肝癌的大儿子最后也没能康复。如今,留在老人身边的是大孙女。
戴和平没见过老人,每年他仅仅是在汇款单上留下寥寥数语,表达祝福。
刘嘉老人对这位千里之外的律师也颇为记挂,他曾陆续寄来了三本自己的诗集,还专门为戴和平作诗一首:“独子福生去西天,撇下老翁困茅庵。年迈丧子正悲痛,各界汇款又吊唁。说明还是奉献好,中华美德没失传。振奋精神泪水止,继往开来献余年。”
明天,就是刘嘉老人的百岁寿宴了。根据老人自己的想法,寿宴就放在家里。到时候,平顶山市政府和湛河区政府领导都会参加,唯一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就是戴和平。大家都没有把这个消息告诉老人,昨天,尚杰和当地区政府工作人员还在商量着如何去机场接戴律师,如何给老人一个惊喜。
今天早上8点,戴律师将飞往平顶山,“14年了,这回能当面祝福他老人家了”。见一见这位一世好人,戴律师也如同怀揣着一个幸福的小秘密。
明天,钱江晚报将连线《大河报》,为读者直播这一场好人寿宴,和牵挂千里、长达14年的这次谋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