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8日讯 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市中心路段汽车慢如蜗牛,最快的交通工具当属电动车;宁波市民,平均每天在路上耗费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去年3月至7月,宁波开展了一次史上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数据调查,内容涵盖居民出行,商旅出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
记者昨日拿到了这份厚厚的调查报告,里面的一些数据和统计,对每一位市民的出行都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比如避开早晚交通提前5分钟出行,可能就不会那么堵。
市民出行篇
宁波市民人均每天路上耗费一小时
如果要算算每天你有几回要上路,大多数人上班回家肯定就占了2次,调查显示,市民每日人均出行次数为2.34次,有出行者人均出行次数为2.73次,全市一日出行总量达到8168940人次。
在出行目中,上班和生活购物、看病出行是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活动,比例分别为27%和10.1%,而上学和接送也分别超过了4%,占的比例也不低。
而距离上,居民平均出行5.1千米,平均时耗24.2分钟。这样算下来,平均每个宁波人每天要在路上走近12公里,用掉1小时左右的时间。
电动车是市民主要出行工具
电动车依然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调查显示,市六区范围慢性方式占据出行主体,比例达到60.3%,其中电动车出行方式位居第一,比例为26.1%,步行方式为25.1%,自行车仅为9.1%。
市六区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39.7%,其中公交出行比例为13.3%,小汽车出行为17.9%。公交出行方式比例由三江片向外呈现下降趋势。
而在核心区道路出行上,机动车交通流以小型客车为主,占全部流量的80%左右,出租车和公交车所占比例均超过6%。建成区、城郊区机动车交通流中小客车所占比例逐步降低,货车所占比例依次升高。
提早5分钟,就能避开高峰时段
居民出行主要时间分布在白天12个小时,即6点到18点,这段时间出行量占到90.1%,早高峰时段出现在7点到8点,出行量占全天比21.7%,晚高峰出现在17点到18点,出行量占比12.4%。
在道路出行方面,核心区机动车流量的早高峰为7:30~8:30,晚高峰为17:15~18:15,晚高峰流量略高于早高峰。非机动车早高峰为7:00~8:00;晚高峰为16:45~17:45,晚高峰车流量也略高于早高峰。
因此,开车或骑电动车的市民,应有意识的避开上述几个相对应的高峰时段,哪怕只提前5分钟,在路上的感觉可能就会完全不同。
专家解读
老三区向鄞州扩散南北方向出行增长明显
从局部看,三江片四个区(老三区加上鄞州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较大,联系较紧密,镇海与北仑相对独立。但随着镇海新城区及北仑区西片区的发展建设,三江片、北仑片与镇海片在原来相对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出相向发展的态势。
三江片一直是以单中心圈层形态向外扩张发展,城市交通流向具有显著的“向心”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城区南北向的联系明显增强,联系幅度也从老三区向鄞州扩散,交通主通道在东西向增强的前提下,有向南北向发展的趋势。相对于东西向的城市干道,宁波高效的南北向道路相对比较欠缺,因此,宁波应该加快诸如机场快速干道之类的南北向交通动脉建设。
城市道路篇
市中心早晚高峰开车时速不如电动车
主要道路交叉口流量为E级
此次调查,市区各主要道路交叉口的流量和服务水平引人关注。市区究竟堵在哪里?调查人员将流量登记分为A至F六级,从A(畅行车流,基本上无延误)到F(强制车流,交通严重堵塞,车辆时停时开)。
在参与调查的宁波40个主要道路交叉口中,核心区主要交叉口高峰小时的平均负荷度为0.93,为E级,是倒数第二档,也就是“不稳定车流,交通拥挤,延误很大,司机无法忍受”。
高峰小时负荷度大于0.9的交叉口有22个,超过1.0也就是到达F级的交叉口有2处,分别为“新芝路-通途路”交叉口和“长春路-鄞奉路”交叉口。市民出行应该尽量避开这些交叉口。
部分路段开车如同步行
通行不畅自然导致车速上不去,调查显示,早高峰时段路段平均时速仅为15.4公里,晚高峰时速为12.3公里,按一辆电动车时速20公里计算,这一速度要比早晚高峰在市中心开车快。而部分道路路段高峰时段交通拥堵严重,晚高峰时速低于5公里,与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相当。
市六区范围车速随着城市半径扩大而增大。三江片建成区行车时速达到18.5~25公里;镇海片建成区为22~29公里;北仑片建成区为20~27公里;城郊区最快可达35公里。
专家解读
市中心部分路段已
“让司机无法忍受”
从平均行程车速来看,市区交通总体运行相对平稳。但核心区交叉口高峰小时服务水平已处于“司机无法忍受”的状态,一些路段高峰段车辆处于低速运行状态。
而受铁路、河流和高速公路等约束条件的影响,使得片区之间主要通道的交通流高度集中。尤其是跨杭甬高速的通道,平均饱和度达到F级,表明宁波核心区与鄞州中心区之间通道的交通压力最大。
调查背景
此次调查的范围是市六区,包括核心区——环城北路、中兴路、萧甬铁路围城的区域;
建成区——分三江、镇海及北仑3片;
城郊区——除核心区和建成区外的区域。
选取的背景数据是,截至2010年底,市六区常住人口349.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23.35万人。当时的中心城城市实际建设用地是328.95平方米;截至2010年11月,市六区机动车注册量为70.67万辆,其中小汽车52.06万辆;而到2010年末,市六区登记汽车拥有量达到135.5辆/千人。
其中,私家车拥有量是87辆/千人,按一家三口计算,每4户人家就有1辆私家车。
公共交通篇
出租车太少打的难依旧
早高峰客流占全天的一半
在公交客流方面,调查显示,公交客运总量在运输能力提高的同时,呈现下降的趋势。至2010年底,市六区公交客运量4.55亿人次,比上年减少800万人次,其中日均客运量124.65万人次,比上年减少2.2万人次,也就是说对比2009年,2010年每天至少有2.2万人次从公交车分流出去,选择了其他的交通方式出行。
公交车客流高峰为每天的7:00~8:00和17:00~18:00,其中早高峰客流占了总客流量的44.34%。而核心区公交客流占了总量53.2%,“向心”趋势明显。
核心区公交线路过于集中
宁波公交线网核心区密度为每平米3.9公里,基本适中,而三江口区域这一密度则到达6公里,线网过于密集。在线路的重复系数上,宁波核心区公交线路重复系数达到了14.3,三江片是10.5,远高于规范要求的1.25至2.5的要求,说明公交线路设置过于集中。
在市民出行的公交换乘上,现在六区公交换成系数是1.2,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市民每次出行坐1.2次公交车就能达到目的地,说明大部分乘客一次出行可达率较高。而在线路长度上,市六区公交线路明显偏长:长于10公里的线路占84%,长于20公里占了31%,过长的线路长度拉长了运营时间,增加了线路运营的不稳定性。
而在站点覆盖率上,核心区和三江片公交站点覆盖率高,基本满足300米站点覆盖率50%、500米站点覆盖率90%的规范标准,乘客搭乘公交的便利性较高。北仑片、镇海片站点覆盖率则较低。
每千人拥有出租车量只达标准一半
目前,市六区出租车拥有量3851辆,千人拥有量为1.1辆(以市六区常住人口计算),为规范要求标准(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的一半。
在载客时长方面,出租车平均载客时长为14分钟,平均每车载客次数为46.7次。宁波出租车的里程利用率(载客行驶与总行驶里程的比率)平均为73.7%,比较平均,并不存在明显的高低峰时段,这说明出租车运力较为紧张,市民“打的难”。
专家解读
公交面临个性化出行新挑战
应该说,宁波公共交通系统在近几年里,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在运输能力提高同时,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却受到市民个体机动化出行方式的严峻挑战。当然,公交总客运量近两年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这也与公交系统结构单一、服务水平不高有较大关系。
这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公交优先措施落实不足,公交车运行在交通高峰期受道路状况影响严重。二是公交线路布局不太合理,线路偏长,绕行情况较为严重,线路过于集中,明显降低了公交运行效率。
另外,市民打的难度较大,应适量增加出租车。
城市停车篇
停车位只有小汽车数量的一半
商圈周围违章停车严重
截至去年6月底,市三区共有停车泊位112248个,另外已批在建的泊位有114067个。市三区共有29个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3782个。10个临时停车场,停车泊位1052个。路边停车泊位10465个。从需求方面来看,已投入使用的停车泊位仅达到小汽车数量的53%。
在停车使用率方面,路外停车场平均使用率为92%,路侧停车平均使用率为123%。路侧停车实际停车量远远高于停车供给泊位,大量车停放在非划定车位,进一步加剧了停车混乱现象,周末乱停放现象尤其严重。
部分新建小区“内空外堵”
此次调查,选取了20个居住小区进行停车状况调查。由于居住小区停车配建逐渐增加,2004年之后建设的居住小区停车位总量是2004年前的4倍,停车位配置形式也由地面车位为主向地下车位为主转变。
但居住小区停车问题依然突出,由于机动车增长迅速和政策管理等原因,部分新建小区出现“内空外堵”现象——小区内的停车库比较宽松,小区周边道路上车满为患。
医院缺乏停车位
调查选取了8个公建地块停车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地方均有一定车辆停放在周边道路上,特别是中医院、鄞州万达这两个地块,停放在地块周边的外溢车辆超过20%,个别地块存在消防通道停车现象。
调查显示,医院、商业类地块车位供给较为缺乏,停车位无法满足需求,大量车辆外溢至周边道路和用地;办公、酒店类地块车位供给相对比较充足。
专家解读
控制私家车增长已成当务之急
私家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成为城市交通问题的焦点和难点:私家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和出行总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道路上交通负荷增加很快,道路拥堵加剧,新增道路储备通行能力迅速消耗,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秩序和稳定性,另外车辆停放问题也日趋严重。
尽管私家车数量的增加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的表现,但汽车的无限制增长不仅带来道路拥挤,直接威胁到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还带来事故增加、污染加重、能源消耗等一系列问题,甚至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控制私家车增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对外交通篇
高速公路早高峰
比市区晚1~2小时
调查显示,每天7:00~19:00,国、省道总流量为127339辆,高速出入口总流量为112409辆。宁波对外公路交通整体运行良好,基本能够满足城市对外陆路交通需求,但宁波东、北仑等个别高速出入口高峰时段存在拥堵现象。
流量时间分布具体为,国、省道服务对象以中短距离交通为主,早高峰为9:30~10:30,中高峰为13:00~14:00,晚高峰为16:30~17:30。高速公路早晚高峰较为明显,为早高峰9:00~10:00,这要比市区早高峰要晚1~2小时、晚高峰17:00~18:00。
数据还显示,宁波对外道路交通出行方向以上海、杭州方向为主,市域外上海方向占15.88%,杭州方向占18.78%,市域内以余姚、慈溪为主,均超过10%。总体来看,出城车辆北上的占多数。
专家解读
交通枢纽缺乏城市快速路支撑
从2005年到2010年,特别是自2009年甬台温铁路开通,宁波由铁路末端变为通过性节点以来,铁路运输量增幅明显。
旅客到达枢纽点的主要交通方式以公交车、出租车为主。而集中于中心城区的交通枢纽点受城区交通影响,出行时间较长,缺乏快速城市交通支撑,成为影响交通枢纽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
东南商报 记者 范洪 实习生 李天楠 通讯员 叶建明
- 4个公司"互相推荐" 宁波一大学毕业生遭遇求职陷阱
- 宁波北仑区整治违章停车新举措 第一次违停不处罚
- 卖花木带走沃土 宁波花木种植户开始买土还田
- 宁波今起禁放烟花爆竹 市区未上演"最后的疯狂"
- 宁波市民申领车辆"绿标"也可去市行政服务中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