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6日讯 金华市区李先生去某银行网点办理活期存折,不料,银行工作人员以新开客户不再办理为由,力劝李先生改办银行卡。在李先生一再要求下,这家银行总算给李先生办理了一本活期存折。李先生之前曾听说“银行将停办活期存折”的传言,经历了这件事后,他心里有个结:银行这样做,不是给像他这样上了年纪的人带来不便?
银行真的不办活期存折了吗
昨天,记者走访了金华市区多家银行网点。工行金华开发区分行宾虹分理处工作人员说,他们这里可以办理活期存折,如果日均存款余额低于300元,要收每季度3元的小额账户管理费。这名工作人员还一再劝记者办理银行卡,称存取钱方便,不用排队,年费只要10元;开通短信提醒服务,每月也只收取两元短信服务费,前3个月还免费。
在建行市区西京支行营业网点,大堂经理答复可以办理活期存折。不过,对日均存款余额低于500元的小额账户,他们每季度要收取3元的管理费。
在中行金华开发区分行广苑支行营业网点,也可以办理活期存折,对日均存款余额低于300元的账户,也要收取每季度3元的小额账户管理费。
也有商业银行不仅支持办理活期存折,而且不收取任何管理费。泰隆商业银行金华分行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无论办理活期存折还是银行卡,均不收取管理费。
就李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致电银行客服电话作了反映。
工作人员说,该行部分网点不办理个人活期存折的新开业务,很有可能是网点活期存折储备不足,因为每个网点一年当中活期存折开通数量有指标规定,用完了就不再增开。这主要也是出于低碳生活和绿色环保等方面考虑,另外使用银行卡也有利于减轻网点柜台排队的压力。
卡和存折不同人群各有偏爱
中老年人是持有存折的主力人群,他们习惯用存折,对银行卡和网上银行的使用较为生疏。李先生说,他坚持让银行给他办理存折,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用存折,用存折取钱和存钱每一笔都有记录,一目了然;银行卡就没这么方便,到自动柜员机上存取款,像他这样上了年纪的人感觉不好操作。在一家银行网点,正在办理取款业务的张建琴大妈说,她今年60多岁,每次去银行都是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才能把取出钱来的。
“银行卡的功能多于存折,银行卡可以在自动取款机上存取款以及转账,不需要到柜台排队,在商场、超市消费也可以用银行卡直接刷卡,开通网银,网上购物连门都不用出,在电脑上轻轻点几下鼠标就行了。”相比之下,年轻人偏爱使用银行卡,在市区某单位工作的小陶,钱包里放的都是信用卡和借记卡。
据了解,现在不少市民都有投资理财的需求,通过银行卡可以实现基金定投、炒股等投资方式,而存折功能单一,相比较有局限性。有年轻人表示,存折已经淡出了他们的生活,现在开户都直接选择银行卡。在他们看来,银行卡功能多,携带方便安全,许多地方可以刷卡消费,可以减少现金支付的麻烦。
多家银行力劝市民办理银行卡的理由,不外乎银行卡使用便捷,还能方便开通网上银行。据了解,银行卡卡费、年费、短信提醒服务费、网银开通费等收费项目,已成为银行一项重要的中间业务收费来源。相比银行卡,存折最大的劣势就是在办理存取款等业务时缺乏自助渠道,除了项目补登外,其他业务都需要通过在营业厅拿号、排队后在柜台办理,降低了银行效率。
“存折改卡”
不能搞一刀切
在金华市区某银行网点营业大厅内,一块告示板上写着“请存折用户尽量换用银行卡,我行将逐步退出存折业务”的提醒。
外地早就有“存折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传言,与存折相比,银行卡降低了银行的运作成本,也方便了储户办理各项基本业务,一些地方的银行网点确已停止办理活期存折。有业内人士表示,存折退出历史舞台或将成为趋势。因为,网上银行使用率越来越高,街头自动取款机也多了起来,银行卡使用便捷的优点已经凸显,今后使用存折的客户将越来越少。
银行是否会真的取消活期存折?记者从中国银行业管理委员会金华监管分局了解到,目前并没有出台取消活期存折的相关政策,也没有硬性要求客户办理银行卡的相关规定。
浙中律师事务所律师蓝林茂说,无论是办理活期存折还是银行卡,银行应该尊重客户的选择权,不新开活期存折账户或停办存折的做法,无形中逼迫客户选择银行卡,侵犯了客户的选择权,涉嫌“霸王条款”;银行应考虑不同用户群体的消费习惯需求,不能一刀切搞“折改卡”。
微评
银行网点限制发放存折,引导顾客使用银行卡,难住许多老人,这事和铁道部推行网络购票难住许多农民工类似。不知相关单位在“引导”时,有没有考虑政策执行的环境,有没有注意这些细节问题。想起一句比较俗的话,“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还有去年最有名的一个段子:“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
- 存折骤现停办风波 宁波市民仍可自行选择存折和卡
- 绍兴部分银行停办活期存折 储户称银行见利忘义
- 新华社:银行停办存折 百姓选择权被忽略
- 杭州多数银行停办折卡一体业务 存折业务范围缩小
- 银行不再办纸质存折?宁波各家银行回应:没有的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