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06日讯 20多岁开始到花甲老人,黄岩高桥街道张文涛从宣传雷锋到成为“雷锋”,一路走过了40多年爱心旅程。
从宣传雷锋到做“雷锋”
“我20多岁那个时候,正是学雷锋最兴的时候,大家都在讲爱心,做好事。”说到雷锋,张文涛老人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
张文涛告诉记者,那个时候,社会上正在大力宣传做好人做好事,因为他识字,成为了当时高桥溪岸村里的一名宣传队员。
宣传工作也让他比别人更多了解到先进人物的事迹,受到更大的鼓舞。“做好事很光荣”的简单想法在他的心里深深扎下根来。于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凡是能帮上忙的,他都会主动提供帮助。
“那个时候还流行做了好事不留名,所以有些时候,还会故意在别人都不在的时候做一些好事。”有一段时间,他在每天晚上十多点之后,一个人跑到田地里割稻,一直做到凌晨两三点钟。说起这一段经历,张文涛憨憨地笑了,“到现在应该都没人知道当时这件事是我做的。”
后来,张文涛到椒江区安家,他的“古道热肠”一直保持下来。因为之后以木工为生,他义务帮着椒江、黄岩的邻里乡亲修理家具等木制品。
三年四入汶川、玉树灾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电视上看到一幕幕揪心的画面,张文涛坐不住了。震后第三天,张文涛不顾妻子儿女的再三劝阻,偷偷带上2000多元钱和衣裤,买了些矿泉水和饼干就上了奔向灾区的车。
进入汶川的路特别难走,很多道路都封了,张文涛只得先赶到都江堰,沿着小路一直往汶川方向步行,一面走、一面向撤离的群众问路,直到找到了一处部队设立的救灾点,并在工作人员帮助下,来到一医院服务点。他打扫医院卫生,帮伤员清洗伤口,煎药喂药,发放救灾物资……不辞辛劳的工作赢得了医院和灾民的夸奖。
之后,根据灾情,他和服务点的工作人员一起被派到了北川、黄土镇等地,张文涛还是坚持将脏活、苦活、累活揽下来,每天都要干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睡。
从5月16日到6月4日,一干就是20天,直到灾民住上了帐篷,分到了救灾物资,生活逐渐正常起来,他才作为最后一批志愿者撤离灾区。
从灾区回来后,张文涛仍对那里念念不忘,一边打工攒钱,一边关注灾区最新情况,每个晚上电视上的有关汶川的新闻都是他必看的。2009年5月7日,在征得老伴同意后,张文涛怀揣打工攒下的3500元,第二次踏上赴四川灾区的征程,赶到北川“完美春天”志愿者服务站,再次担负起志愿者服务工作,走访照顾当地孤寡老人、孤寡儿童、孤寡残疾人,并开展清洁卫生服务,童语心愿、爱心圆梦等爱心活动。
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张文涛又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开展广场募捐活动,募集到善款3万多元寄往灾区。
同年5月13日,他又再次用募集到的1万元钱,买了1200本图书,亲自和同伴一起,分两次一半送往四川大佛寺孤儿学校,一半送往青海玉树爱心学校。
去年的1月21日,当了解到灾区学生急需衣裤棉鞋过冬时,他又到广场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劝捐衣服,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共筹集到5万多件衣裤,全部寄往青海玉树爱心学校和四川甘孜州。
建爱心团队让更多人受益
众人拾柴火焰高。2010年1月,在张文涛的组织下,台州市红十字夕阳红志愿宣传服务总队成立,招募了60多名志愿者,针对当地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开展爱心活动。
组建爱心团队的念头来自于他的一次亲身经历。“第十一届省运会向全社会招募3000名志愿者,但当时只有1000多名志愿者报名,这让我想到不仅自己要积极参加公益事业,也要动员更多的人一起投身公益事业。”张文涛告诉记者。
如今,这一团队已经发展到200多名,也让更多社会弱势群体受益。从去年3月26日开始到12月28日,他们在椒江的白云、海门、葭沚街道走访了500多位需要帮助的村民,并自费捐赠了电视机、电风扇、米油、衣服棉被等爱心物资,还定期到白云敬老院和黄岩高桥敬老院等社会福利院为老人们洗衣服、剪指甲、打扫卫生等。他还开展了10多次儿童平安知识讲座等公益活动,增强儿童的安全意识。
据张文涛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积极组建黄岩志愿者服务队伍。
“做了好事,心里痛快,就连做梦时都会笑出声来。”张文涛告诉记者,他最大的收获是在帮助他人过程中得到了快乐。
台州日报 喻鸿彪 汪建峰 袁媛
- “陈师傅让我想起了雷锋”——记一位开锁师傅
- 情满长兴——志愿者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启动
- “最美警察”高剑平康复出院 江山掀“学雷锋”热潮
- 宁波民警梁斌情牵贫困学子 4年帮扶200多名学生
- 社区里的热心“调解员”——义务调解员胡金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