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陈爱明在查看一车刚刚烧制完成的青瓷作品。因为烧制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偶然因素,所以烧制青瓷的成功率并不高。
从18岁跟随父辈学习青瓷技艺,到如今结缘青瓷30多年,50岁的浙江省青瓷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爱明一直致力于青瓷艺术的创新与推广。龙泉青瓷以瓷质细腻、釉色温润如玉、造型端庄典雅而著称于世,产品种类涉及现代及仿古的人物、动物、花瓶、挂盘、茶具、文房用具、三足炉、鼎等,在制作工艺上包括釉下刻花、刮花、贴花等装饰手法。从瓷土的粉碎、陈炼到釉料的配制,从制坯、上釉到装窑、烧窑,甚至质检、包装和市场推广……陈爱明熟悉青瓷生产的所有工艺。 “龙泉的先祖们用丰富的天然资源,把土和火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烧制出了精美绝伦的龙泉青瓷。”陈爱明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青瓷融入当代社会的审美观和时代精神,创造出符合各个社会阶层所需的青瓷作品,让龙泉青瓷艺术得到复兴。”平和、含蓄是陈爱明青瓷作品的审美特点,其“跳刀纹”装饰、“印叶纹”装饰与铜红绞泥、流绞泥技法、以及自然灰釉在青瓷中的开发和运用,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青瓷大师的陈爱明头衔无数、精品众多,但他投入精力最大的事情还是带徒弟。“只有年轻人学会了全部工艺并能不断提高,龙泉青瓷的水平才会越来越好,名声才会越来越响。我带徒弟从来不存在留一手的说法,他们水平越高我越高兴。”陈爱明笑着说。为了推广历史悠久的龙泉青瓷,他还经常自费带着最好的青瓷作品到世界各地参加展览。2003年,他创建了龙泉大窑瓷文化研究中心,吸引了更多的青瓷艺术家的参与,青瓷技艺不断提升。 2009年,龙泉青瓷的烧制技艺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选世界非遗的陶瓷类产品。如今,龙泉市有3000多名青瓷艺人,近400家青瓷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对这项古老技艺产生了兴趣。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3月28日,陈爱明在制坯并给徒弟讲解手法,他只要在厂里制作青瓷就一定会让徒弟在一旁学习观看。

3月28日,陈爱明在一件坯料上刻花。

3月27日,陈爱明在刻花。

3月27日,陈爱明在查看刚刚烧制完成的青瓷作品。

3月27日,陈爱明展示他的一件得意作品“盛世牡丹”。

3月27日,陈爱明和徒弟们在车间里合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