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自创多种训练器材,供儿子训练
平平的康复训练进行了10年,不懈的坚持,换来了病情好转的希望:
2003年9月,奇迹出现了,在医生的帮助下,平平能勉强坐两三秒钟。
2004年的圣诞节,在医生的带领下,平平蹒跚着迈出第一步。这一步,苏玉夫妻俩不知期盼了多少天。
2005年的除夕夜,石家庄康复中心的窗外,烟花绽放。苏玉没有心思去感受过年气氛,仍在病房里争分夺秒训练平平。那晚,他歪歪斜斜地连续走了76步。第一时间,苏玉拨通了陈龙的电话。另一头,陈龙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竟大声地哭了起来。
2006年1月,平平的身体可以不需要帮助,一步,摇摇晃晃,再一步,独立行走了……
终于,2009年10月,在北京做完手术后,平平的脚后跟能着地了,步子迈得越来越稳。“我相信付出肯定会有收获,只是,我们需要付出的实在太多。”苏玉感慨道。脑瘫的恢复训练不复杂,但要持之以恒。
为了矫正儿子的走姿,夫妻俩曾经亲手设计制作了一双“木头鞋”。这双鞋前端脚底木头被削薄,穿上时,着力点集中在脚后跟上。鞋底是用整块木头雕刻而成,再用钻头在木板上打孔,装上布条穿鞋时可以固定脚的位置。这是他们为平平做的第一个训练器材。
而现在,他们的家中随处可见各种训练工具。为了训练平平顺利进出房子,陈龙特地用木板拼成2个5格台阶,高度和房间外的台阶一样。电脑桌下,凌乱地放着一些木块、哑铃等。“按照平平的训练进度,我们做了不同的器材,像这块3厘米左右高的训练抬腿用的木块,现在已经用不上了。”
墙边放着由多个木条拼成的压腿器材,是陈龙按照网上的训练仪器示意图,花了3天时间制作的。为了让平平坐上去舒服,苏玉特地用布条捆绑住仪器关键的位置。时间一长,布条周边起了毛,常用的地方已磨得可以透出下一层的颜色。
起毛的不仅是仪器上的布条,还有床边那几本康复训练书,书脊已经磨损,有几处横向断裂,书页边缘起毛十分明显。“这些年,我不停地看书,像生理学,运动机能、发育神经学等,希望从书里找到更多适合孩子的训练方法。”苏玉说。
“现在,每一位到家里来做客的朋友都说,如果不说,已经不大看得出来平平是个脑瘫患者。”苏玉微笑着说。
- 台州:老人去世已6年 却收到保健品宣传邀请函
- 大风席卷三门 今年强对流天气发生时间早频率高
- 不把法院判决当回事 台州一老赖获刑一年
- 台州2岁孩童反锁房门被困5楼 类似事件频发家长留神
- 老酸奶和果冻不能吃了?台州老酸奶销售未受影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