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20日讯 大到社区事务,小到邻里纠纷,只要“老年互访团”成员出面,总能化干戈为玉帛。
在江东区华光城,这句话常常被社区居民挂在嘴边。这个“老年互访团”,由退休教师朱金元老人牵头成立,其成员年纪最小的51岁,最大的接近百岁。
要让老年生活更精彩
年纪大了,最怕的就是孤独和寂寞,没人说话,没人陪伴。
2001年,刚退休的朱金元搬到了华光城,居住条件比以前好了,老人的焦虑却与日俱增,“年轻时工作辛苦,难得休息,于是希望老年能过得精彩些,没想到退休后除了到公园打打拳,剩余的时间全耗在孙子和家务上了。”
朱大爷显然对自己退休后的“无聊”生活很不满,在小区里,和他一样寂寞的老人大有人在,百无聊赖中,大家就会凑到一起聊天,时间久了,大家也就熟络起来了。
“要不,自己组织些活动?”朱金元向老伙伴们提议,马上得到积极响应。2003年,华光城社区的“周末茶馆”开张了。
最初,老人们只是在一起串门拉家常,互相说说自己的快乐和烦恼。没想到之后来参加“茶馆聚会”的人越来越多,年纪最小的51岁,最大的接近百岁。
2006年3月,茶馆正式升级为社团,老茶友们自动成为第一批成员。
互相帮忙,调解邻里矛盾
社团虽小,却“五脏俱全”,组织运作架构清晰。
为了弘扬互访团理念,朱金元起草了互访团的《一号通告》,张贴在小区各个楼道的显眼处:在社区居住、寄居的老年人,年龄50岁以上,都可以加入互访团,不受户口限制、不收费、不附加任何条件。
“谁家忘了收衣服、没空接小孩、哪个长辈生病了儿女没时间照顾……”互访团成立后,谁家有事,只要喊一声,互访团成员会主动前去帮忙。
除此之外,互访团还是小区业主间的黏合剂。“以前有些业主互不往来,或者邻里见有矛盾,居委会解决不了,我们上门调解,总能将矛盾化解。”一位互访团老人笑呵呵地说。
互访团里,老人就是宝
华光城作为宁波最早的涉外小区也吸引了不少侨胞回归,互访团由此也出现了一群侨胞。黄埔军校十期学员、现年96岁的加籍华人华宣恩就是其中之一。
在互访团成立之前,社区的本地老人和侨胞之间基本上“互不搭界”。独自回国的华老只有保姆陪伴,十分孤寂。互访团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陪华老聊天解闷,哪天要是他没有出现在社区里,互访团马上就会打电话过去询问。
在互访团里,“老人就是宝”,越是老越受尊重。即便是日常聚会,大家也会在长者面前铺上红绸布,摆放鲜花,以示对他们的重视。
2008年,江东区为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成立“红蚂蚁”助老志愿队,朱金元老人又成为了队长。“红蚂蚁”旨在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以独居、大病、困难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短短几年,志愿者队伍就扩大到3000多人,连学生、司机、白领都加入进来,从社区走向社会,互访团老人们更忙碌了,也更快乐了。
老年互访团成立5年来,以“邻里互访、感情互动、生活互助,娱乐互享”为宗旨,共开展自助互助类服务100多次,共有队员300多个。团队曾被国家级媒体进行报道,团长朱金元“被评为全国助老志愿者先进个人”、“宁波市文明之星”。
- 宁波校车事故
- 学校春游大巴翻车,事发宁波绕城高速 4人受重伤
- 新大楼"少"了2层邻居装错房 法院判恢复原状加赔钱
- 满载学生的大巴翻下高速 宁波出动最先进的设备救援
- 宁波委员为新婚姻时代开方:离婚前到缓冲室里坐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