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04日讯 清明上来,南浔区南浔镇辑里村的桑地,嫩叶已从经历一冬的枝条破皮而出,青色桑果上,细细白白的桑花朴素地点缀着缤纷的春色。
一早,顾明琪就将花木搬上电动三轮,准备送到镇上的一所学校。除了花木基地,顾明琪在村里还有一块自己的桑地,但因为眼下经营的一个小规模的花木场生意很忙,顾明琪从去年开始就暂时停了养蚕。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顾明琪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到古镇上的辑里湖丝馆,为游客现场表演辑里湖丝传统制做手艺。
顾明琪是养蚕的一把好手,同样的一张蚕种,顾明琪总能比别人多收好几斤茧。除此之外,老顾还是村里鲜有知道怎么用老式丝车的人,放在解放前,这是家家户户都会的技能,但眼下,这种抽茧为丝的手艺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
2010年6月,辑里湖丝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遗”名录。和丝茧纠缠了50多年的顾明琪,也在65岁的时候成为辑里湖丝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蚕虽然不养了,但顾明琪的桑地没有荒着,空的时候他常会去打理一下,从祖辈传承下来的老产业,顾明琪不想在自己的手里断了。
南浔镇辑里村,曾经享誉世界的“辑里湖丝”在这里其实已经衰落了很多年。
在很多人看来,辑里湖丝以及原产地辑里村重新被世人关注,缘自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通过这次世博会,人们知道了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首届世博会上,产自辑里村的“荣记湖丝”荣获金奖。
而160多年后的今天,荣获首届世博会金奖的“辑里湖丝”再次被人们注视的时候,当年的荣耀早已褪去。而作为中国辑里湖丝原产地的辑里村,曾经因丝繁华的场景也烟消云散。
和顾明琪同住辑里村的温晋璋今年也是67岁,虽然不再养蚕已有3年,但闲着的日子,温晋璋还是喜欢翻翻家谱。辑里湖丝的历史中,就有一页和温晋璋的先祖丝丝相连。
明代崇祯皇帝的首辅大臣温体仁就是温晋璋的10世祖。温晋璋告诉记者,温体仁从当时七里村里赴京履职后,辑里湖丝就被引进京城和皇宫,最后成为皇宫制作龙袍、凤衣的贡品。
自此,七里丝有“湖丝惟七里尤佳”之誉。
在此之前的清道光年间,辑里丝业已经出洋外销,据《上海生丝贸易的报告(1847-1848)》载:“中国出口丝几乎全部产自杭州、湖州、嘉兴三府,其中,湖州府的产量较其它二府为多。而湖州府最长的南浔、菱湖、双林三镇生丝市场中,最大的就是南浔。
通过查阅嘉业藏书楼的史料,温晋璋还发现,特别是当“辑里丝”成为湖丝的冠冕之后,南浔周边乡镇乃至县城所产之丝都冠以“辑里”之名,以图加价而售。
让辑里村村民印象深刻的是,就在当年上海世博盛会结束前的9月,村里最大的一家缫丝厂,也在全国丝绸行业萧条之际,“顺其自然”地倒闭了。
“这也许只是一张白纸,但背后它有很深的底蕴。”南浔镇辑里村,南浔尚豪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华告诉记者的时候,作为村里仅剩的一家丝绸企业,公司其实成立才不过两年半。
2009年9月,张建华和搭档沈建栋在辑里村成立公司的时候,和不少刚办企业的小老板一样,考虑的是怎么赚点钱。
可一年后,就赶上了上海世博会,一批批国内外知名媒体的记者涌进小村,通过寻找蛛丝马迹,还原辑里湖丝从这个小村登上代表中国丝绸行业最高荣誉背后的奥秘。
世博会中国馆最有分量的展示,以及曾经耳熟能详的辑里湖丝被人重新翻出来备受世人的瞩目,很快让张建华和沈建栋这两个土生土长的年轻人激动得有点坐立不安。
沈建栋告诉记者,辑里湖丝不仅是南浔的品牌和财富,同时也承载着南浔人的梦想,因此应当站在更高的起点,重新为辑里湖丝正名。“做不好,会是一种罪过!”
从商机而言,这是一只金蛋。但面对过去的光辉岁月,这是一只烫手的山芋。
毕业于纺织专业的沈建栋还告诉记者。最早的丝绸就是货币,它本身有黄金的价值。一直以来,国人对丝绸始终有种特殊的情结。尽管这些年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和丝绸产业的悄然落寞,让它逐渐失去了原本的荣耀,但只要提起丝绸,人们依然会肃然起敬。
显然,就像落寞的贵族一样,辑里湖丝要再度创造辉煌,就是要找回它曾经的尊严。
如何在现代重振辑里湖丝,这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
辑里湖丝曾经的荣誉,是建立在辑里村乃至南浔湖州千家万户以蚕为业的农耕时代,但眼下早已今非昔比,传统农家的种桑养蚕业,正在现代经济的大潮下逐渐式微。
南浔区农林局的数据显示了这种变化,2004年,南浔区蚕种发放达到22万张,而到了去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3万张,与之对应的是,蚕茧的年产量也从1万吨下降到不足6000吨。
区农林局工作人员介绍,造成这一现象背后最直接的原因是农村经济的多元化。过去,蚕桑成为农村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眼下,更多的农民选择走进工厂或者从商,真正下地劳动的几乎只剩下了老人,农业生产出现的断代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区农林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养蚕农民减少外,眼下养蚕的方式还是一直沿袭古老的传统,除了手工饲养外,娇气的蚕宝宝依然没有大规模机械化饲养的现实基础。
一方面桑蚕业面临后继乏人以及无法通过机械化的生产来替代,另一方面传统丝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比重也在下降。两者是包括辑里湖丝在内的中国丝绸行业面临的普遍难题。
虽然眼下花木场的生意不错,但顾明琪告诉记者,过两年自己还是准备转到老本行去,除了自己做外,顾明琪还要动员儿子一家共同来养蚕。
顾明琪的儿子和儿媳原来也是在村里的缫丝厂上班,当时儿子还是厂里唯一的煮茧能手,前几年工厂倒闭后,夫妻俩就在村里办了一家家具厂。父亲的坚持,让夫妇俩也对重操旧业动了心。
顾明琪告诉记者,以后辑里湖丝要重振辉煌,再凭借着过去那种一家一户散养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今后养蚕,应该向着农场化、庄园化方向发展,将零散的农户集中起来,要把农民吸引到农庄成为养蚕的工人,这样的模式会成为未来养蚕的主流。
这样的目标如果能够实现,今后辑里村出产的茧也将改变全部送往茧站销售的局面,而是留在村里加工生产,从而做成真正的辑里湖丝。
此外,顾明琪还期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做这一件事,毕竟,要重塑辑里湖丝这一产业的影响力,单凭一个人,一家企业很难实现。
顾明琪在考虑辑里湖丝未来出路的时候,尚豪丝绸的张建华也在修正自己产品的定位。
“就是要除去浮躁华丽,尽最大可能让产品保留更多的辑里元素。”
为了稳定蚕茧的来源,张建华在辑里村的蚕桑专业合作社也在前年成立,此外,一块经土地流转而来的占地百亩的桑园也已经初具规模,虽然不算大,但毕竟已经起步。
单凭一两季的桑蚕养殖,势必会给经营带来压力,为了降低规模化养殖的成本,张建华开始果桑的种植,下个月,他将举行辑里村的首届桑果节,除了采摘游,这里生长的桑果还可开发成饮料、果酒等。
在另一块地里,桑枝食用菌的培养也已经开始,秋后,桑园修剪下的枝条会被粉碎后用做黑木耳的培养基。
通过这种尝试蚕桑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张建华希望能降低整体运营的成本,从而为未来蚕桑的发展寻找有价值的模式。“当养蚕成为有甜头的产业时,才会吸引更多的人重新回到祖业上来。”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作为一家刚起步的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空间,对村里的这家“独苗”企业而言是一次考验。
“而事实上,辑里湖丝再走大众路线只会是死路一条。”张建华告诉记者,就辑里丝而言,要实现低价跑量来发展并不现实,只有把辑里湖丝所蕴含的文化发掘出来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才是原产地企业最大的优势。
反过来说,独特的天时地利优势和资源的稀缺性让辑里湖丝具备了高端的产品定位。
4月初,张建华将产品搬进了在上海举办的国际顶级私人用品展,会展上,他们展出的国丝系列产品,和旁边法拉利展台上亮相的跑车形成了有意思的对比。
除此之外,在国内最专业的桐乡国际蚕丝城,张建华的旗舰店设计得别出心裁——一条白色的巨大丝带从店门口沿着墙壁贯穿整个空间,丝带上面记载了辑里湖丝的起源、兴起、改良,以及南浔丝商群体在中国近代生丝外贸史上的重要地位。
丝带围绕的展厅中间,是一只巨大的蚕茧,就像经历了化蛹成蝶的过程,这只空茧给人很多的遐想。
“一只小小的蚕茧就蕴藏着一部南浔的发展史。”
“而伴随辑里湖丝而起的南浔丝商群体,更是让南浔成就了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
身为南浔本土作家、文史研究员陆士虎告诉记者。
同样,在4月11日举行的南浔园林发展研讨会上,作为中国文史馆研究员,老舍之子的舒乙,再次提出把南浔定位为“近代江南水乡第一镇”。
这一称号的背后,正是清末民初南浔丝绸业达到顶峰的辉煌阶段,这一时期,凭借着丝业出口带动的贸易,南浔积累的财富一镇敌国,也是在这个时期,南浔出现了上百个大宅院,并首次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桑蚕成就了南浔,而辑里湖丝则改变了南浔。
回到现实,尽管已经拥有2000多年历史,并于明万历年间开始声名鹊起的辑里湖丝在眼下已今非昔比。如何通过纤细的茧丝,将辑里湖丝的文脉基因从历史的起点传递下去,则是考验着各方的智慧。
陆士虎告诉记者,辑里湖丝要重振辉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面对不同于历史产业背景的现实中,辑里湖丝的振兴更需要通过创新来冲出围城。通过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外,还需要在展示原生态的同时,把旅游、文化、蚕桑各方面统一起来。
今年1月5日,南浔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在南浔镇辑里村成立。研究会的成立,为挖掘历史资源,更好地为传承和发展辑里湖丝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研究会成立之前,张建华成立的国丝文化园也已经开始启动,目前,整个项目正在由中国美院进行规划,按照设想,国丝文化园将建有辑里湖丝仿古作坊、博物馆、文化传承馆、蚕学馆、辑里小村传统文化展示等。
更大的变化还不止于此,记者从南浔区了解到,在已经启动的南浔镇城南片新农村建设实验区里,辑里村有望在未来迎来一场巨变。按照规划,围绕辑里村,一个占地3000亩的水乡文化特色园将立足与此。
南浔镇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个分步实施的文化特色园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辑里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以及水乡文化的休闲观光游将各有展现,其中关于辑里湖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重点。
“文化特色园建成后,借助南浔的水系,辑里村还有望成为南浔古镇旅游的延伸。游客看完了古镇来到这里,能体验从养蚕、制丝、丝绸的传统工艺。”南浔镇负责人告诉记者。
“也许无法回到曾经的辉煌阶段,但眼下,至少通过各方的努力,辑里湖丝的一脉基因有望延续下来。”顾明琪告诉记者。
- 衢州根雕艺术如何从传统文化遗产发展为现代产业?
- 环渚选聘“文化村官” 照看精神“粮仓”
- 文化的财富效应系列之一 小小羽毛球展现大魅力
- 新光集团:固本浚源 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 (23)新光集团:固本浚源 推动企业文化落地生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