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千年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今年五一小长假,在永嘉岩头镇渡头码头,70多岁的老艄公李益平迎来了首航后的第一个旅游高峰,这对于阔别二十多年后又重握撑篙的他来说,既喜悦又有惆怅……
“以前撑船为运货,现在撑船做旅游,舴艋舟是楠溪江上一道永不消失的风景。”老艄公李益平的这句话,道出了大多数楠溪江畔人的心声。
复出的舴艋舟能给楠溪江带来别样的风景吗?老艄公能否成为新旅游人?佳友民情工作站记者来到楠溪江一探究竟。
20位老艄公办公司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南宋词人李清照曾这样描绘舴艋舟。
舴艋舟不仅是词人笔下的那一叶轻舟,它还是永嘉楠溪江沿岸古老的交通工具,有1500多年历史,过去,楠溪百姓用舴艋舟把山货运到温州等地,又把温州等地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等运到山里。楠溪江的历史大半是由舴艋舟书写的。
随着陆路交通的逐渐发达,舴艋舟也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运输功能,到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消失。最后一批船工、造船、制篷师傅也因此转行。
20多年过去了,楠溪江畔的人没忘舴艋舟,老艄公更忘不了舴艋舟。
李益平等20位老艄公开始寻思:将舴艋舟打造为楠溪江上一个最具本土意义的旅游项目,让舴艋舟卷“水”重来。
今年4月9日,永嘉县双溪舴艋舟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成立首航,20位公司成员都是曾经的撑船老大,最小的48岁,最大的70岁了,他们祖辈世代都撑船为生。
“片片白帆,悠然而下”,舴艋舟又出现在楠溪江上。
开业至今接了两批客人
双溪舴艋舟文化开发有限公司设在岩头镇小港村老人协会的一个单间里,角落里放置着一只父辈残旧的船桨。附近村民告诉记者,公司里的人都在渡头码头撑船。
记者赶到了渡头码头,暮霭中,4只舴艋舟静静地停泊在埠头落日的余晖下。
眼前的李益平皮肤黝黑,赤着脚,卷起的裤衩,精神矍铄。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仍坚持自己撑船。
“来,坐上我的舴艋舟游一游楠溪江吧。”在老人的邀请下,记者登上崭新的舴艋舟。舴艋舟尖底而形似海船,船头船尾斜向上翘着,用竹片和箬叶编织成拱起的箬篷轻轻覆盖着船体,箬篷两头形成的空洞是自然的窗口。舟身长约10米,宽2米,一次最多能乘坐15人,舟上给每位游客配救生衣。
“坐稳开船了。”李益平一声吆喝,竹篙一点一撑,船离开了埠头,船尾的艄公开始用桨划开了。江宽水缓,小舟悠然,两岸青山似黛,滩石白鹭,美不胜收。
楠溪江滩头多,船过滩头,船头船尾的艄公配合着加速,老人撑篙点滩,在湍急的水流中稳稳落下。
李益平告诉记者,舴艋舟的游览线路暂定从渡头到小港,共25公里长。
李益平调侃地说,早在今年3月27日,公司拿到了工商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但是旅游部门一直审批不下来。
“从开业到现在只接了两批客人。”李益平说。
舴艋舟,原生态船家生活
船头传来了艄公自编的船歌:“突然分开两重山,沙头上面吾田滩……”
生活在楠溪江边43年的李爱忠说,舴艋舟重新出现在楠溪江上,对住在江边的村民发展旅游业帮助很大。
目前,江两岸依然生活着一批老船工,造船、制篷的师傅均健在,关于舴艋舟文化与生活方式仍然口耳相传于艄公之中,极具楠溪江精神内核。舴艋舟是宣传永嘉最好的品牌,舴艋舟不能丢,渡头村支书李雪昌说。
“舴艋舟的复出给游客提供一种原生态的船家生活,也圆了一拨对舴艋舟魂牵梦绕的文化人之梦。”永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徐崇统说,他钟情于舴艋舟,因为它的诗情画意。坐在船上,可倾听雨声拍打的声音,吟诗作词;下雪了,可以坐在船上欣赏雪花飞舞……
在李益平老人的想法中,有着这样的发展思路:将舴艋舟从单纯的运输、观光,拓展为综合的文艺表演、水上娱乐活动,结合本土文化,将昆曲、乱弹、茶艺、水上婚俗等融入其中,打造出全新风格的旅游综合体。
楠溪江风景旅游区第一书记胡宝锋介绍,在舴艋舟消失后,竹筏迅速占领了楠溪江,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去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舴艋舟的复出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水上娱乐活动项目,而且提升了楠溪江旅游文化的品位。永嘉县将制定楠溪江水上旅游项目发展规划,将舴艋舟纳入统一规划管理,形成合理布局、安全有序的水上旅游局面。
- 杭州昨34℃创历史同天最高纪录 今天下雨稍凉快
- 一砖一瓦凝结历史底蕴一字一句打造城市标签
- 小摊贩脚踹推搡 温州永嘉一商业街管理员病发猝死
- 长兴市场虾价创历史新高 吃便宜虾要等到5月下旬
- 永嘉县社区化党建报道:过去跑好几趟,现在一次搞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