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10日讯 浙江的住房保障体系,从建立到不断完善,期间几经变化,保障范围在变,准入门槛在变,监管机制也在变,唯一不变的宗旨就是——尽可能多地保障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需求。
这一点,从第一套廉租房配租开始,到如今,从未改变。
标准放宽了
终于申请到了新房
现在韩志根仍住在美政花苑,一套4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挤着一家三代人,他不得不与80岁的母亲住在同一个房间,房间很小,把阳台包进来,才勉强放下两张床。
韩志根,今年58岁,是杭州市第33期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人,2010年12月底他终于成功申购了都市阳光嘉苑的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61.94平方米,花了18万元左右。”有朋友说房子太小了,韩志根倒不觉得,因为再大他就负担不起了。
这套房子韩志根等得有点久,因为在2010年之前他就申请过一次经济适用住房。“在审核环节被刷下来了。”因为他的退休工资比那一年划定的经济收入标准高出几十元,被拦在申请门槛之外。
像韩志根这样的情况不少,每年都有申请人因为收入超标而无法通过审核,有的仅超标几元。有申请人对这样的严格标准颇有微词,但对职能部门来说,收入标准放宽几元,可能意味着需要增加几十甚至几百套房源,而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比例是1∶1,他们一时无法提供足够多的房源。
好在随着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对准入门槛也在放宽。2010年是杭州经济适用住房对经济收入准入标准放宽最大的一次:一是将申请家庭经济收入计算口径由“家庭人均年收入”调整为“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二是将申请家庭经济收入占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上限由原先的60%提高为80%。原本因收入超标而被拦在门外的韩志根,终于也被纳入了保障范围。
韩志根前段时间又去看过房子,乘B2线到终点站往前走一点就是都市阳光嘉苑,但他却没找到。“跟两年前第一次去看的时候大变样了,都在修路。”
没看成房子,失望吗?他说不,有变化才有发展,“修路是好事,这说明以后那里的生活会更方便、热闹。”
希望有一天
能住上自己买的房子
万智方:34岁,首批公共租赁房住户
5月5日,立夏。丁桥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联合新苑这几天正在修剪草坪,空气里满是青草的味道,远远传来一阵鞭炮声。“今天有邻居办喜事。”万智方说,每个月总能听到那么一两次鞭炮声,“新搬来的小夫妻挺多的。”
万智方是杭州市第一批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人,湖北人,来杭州工作10年,打过“游击”,住过单位宿舍,租过农民房,现在,他和老婆、儿子住在联合新苑。“65平方米左右,两室一厅,月租金850元左右。”他很热情地介绍着这套房子,客厅很敞亮,一大一小两间卧室,小的一间布置成了儿童房。
儿子今年满3岁,下半年就要上幼儿园了。“丁兰第二幼儿园,是教育局直属公办的,就在小区对面,接送都很方便。”妻子在一旁乐呵呵地补充说,当初申请丁桥的公共租赁住房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孩子上学,“之前我们在采荷租房住,那附近的幼儿园杭州本地人都挤不进去,我们就更不用想了,现在好了,幼儿园的问题解决了,连小学的问题也不用担心,有丁兰实验小学。政府做了工作,像我们这样的公共租赁住房住户也可以就近入学。”
万智方在滨江上班,住在丁桥并不方便,但是他说,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目前还没有第二个想法。一来是因为孩子上学的大问题解决了,二来住了一年多生活上已经逐渐习惯。“人总是要不断适应环境,我当然也会想要更好的生活,住更好的房子,但当自己的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持理想的时候,政府能够帮一把就很好。”万智方说,他的理想是,有一天,不需要依靠政府,就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到时候,这套房子就能腾出来,给需要的人。”
他正在向着理想努力。
租金便宜地段好
我很满意
王福元:66岁,廉租房住户
王福元住在朝晖六区,他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么好的地段,月租金才一顿菜钱,我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他说的“一顿菜钱”,是15.9元,是他承租的这套31.79平方米的廉租房的月租金。在同一个小区,差不多面积的商品房月租金一般可以达到1200~1300元。那样的房子,王福元肯定是租不起的,他每月的收入全部加起来还不到1000元。
王福元腿脚不方便,所以住在一楼,房间却收拾得极为干净,他说人老了,就越要干净。“这样人家才愿意跟你交流,才不孤单。”他说,虽然只有一个人,家里却很热闹,常有邻居、社区工作人员来看他,找他聊天,闲了还研究研究中医,以至于他屋子里除了一张大床,最多的就是书柜,和书柜里码得整整齐齐的书。“我不喝酒,不打牌,就爱好看点中医书。”
与其他廉租户相比,王福元算是很“知名”的人物,他作为申请人代表与公证员一起,参加过经济适用住房的公开摇号公证,还曾经是社区里的居民小组长。“别人为我做了很多,我总想着也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他说在2007年9月住进廉租房以前,他一直在康桥租农民房,一个月要三四百元,是他收入的一半,日子过得不容易,所以对现在有房住,有邻居、朋友、社区关心的生活很满意。
他说一定要表扬表扬廉租房的维修人员。“有一次,我的电表保险丝烧断了,打维修电话去,本来以为人家至少也要几个小时才能来,结果半小时不到就来修了,也不用付钱,连水都没喝一口就走了。”后来王福元才知道,杭州每个区都有一个保障房的维修站,小问题都是当天维修的。
人生走过66个春秋,王福元的生活经历颇为波折,他说,这些年的人生经历告诉他,要完全符合自己理想的生活是不可能的,只要满意比不满意多,就好,满意比不满意多很多,就很好。
- 宁波宠物医疗收费用药有点乱 政府需要加强监管
- 钱江晚报:买房政府有奖,意欲何为
- 萧山电网深化安全生产能力保障从“头”开始
- 电力部门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开通“绿色通道”
- 政府给力企业发力衢州“政企合力”提速电网建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