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是二哥留给熊仁桥唯一的影像
浙江在线05月24日讯 烽火连天接地,弹片呼啸振聋发聩,浸满鲜血又被硝烟熏得焦黑的土地上插着一把钢刀,刀把上红麻布猎猎作响……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消逝而去,多年过去,还有许许多多对他们翘首以盼的亲人却不知道他们的去向。
昨天,本报报道了长眠丹东62年的方策烈士的家属被找到的消息,今天,记者几经周折,又在慈溪市周巷镇云城村找到了另一位宁波籍烈士熊仁良的亲人。
而余姚市民政部门通过本报报道得知此事后,明确表示:将出资送方策的亲人去丹东祭扫。
为烈士寻亲引发读者热议
落叶归根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管漂泊多远,都希望逝后能够魂归故土。然而,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却有许许多多的英烈永远长眠异乡。
他们的亲人,甚至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还不知道该去哪里祭拜。为告慰烈士英灵,唐山志愿者张红琢行程万里,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全身心投入到帮助烈士寻亲的行动中,他手中的名单里就有两位宁波籍的烈士。
昨天,本报关于余姚籍抗美援朝烈士方策长眠丹东的报道见报后,引发读者热议,有数位读者致电本报热线表示,烈士流血,不能让烈士的亲人无处流泪。
还有读者打进热线提供线索,帮忙寻找另一位宁波籍的烈士——熊仁良。
昨天,余姚市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在看到报道后也联系上本报,表示感谢。
余姚民政局优抚安置科的顾科长告诉记者,民政部门一直都很重视长眠异乡的余姚籍烈士,也从没间断过对这些烈士家属的寻找,他们也一直在找方策烈士的消息:“大家都以为他在朝鲜牺牲,可能永远留在了朝鲜,看到了你们的报道才知道原来他长眠在丹东,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
顾科长说,余姚民政部门已经派工作人员赶到方策的亲人家里,见到了方策的弟弟方书桥老人和侄子方连兴。
余姚民政部门愿帮方策亲人了却心愿
顾科长告诉本报记者,余姚民政部门在看望过程中,方连兴也向他们表达了想去丹东看看方策的愿望。
“回来后,我们商量了下,民政部门愿意负担他们亲属代表去丹东祭扫的相关费用,并专门派工作人员一起前往。”顾科长表示,今天工作人员还将继续和方策的亲人商量去丹东的行程。
记者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转告给了方连兴,他既惊讶又欣喜。
方连兴说,62年过去了,方书桥老人年纪也那么大了,家里人虽然早就有这么个心愿,但是苦于一直不知道方策葬在哪里,加上家里条件也一般,所以只能是有想法没办法,“现在能够去丹东看看自己的叔叔,真当是再好不过了!”
方连兴说,去看一看叔叔,这是必须要做的,其实,最好的结果是能把方策接回来,“毕竟是家里人,能够回家安葬,那就顶好顶好了……”
对于接烈士回家,顾科长表示,还需要跟当地民政部门协调后才能知道结果,“明后天,我们先和丹东民政部门对这事作个沟通,因为对烈士墓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到底能不能让英雄魂归故里,目前还不能确定。”
另一位宁波籍烈士的亲人也找到了
根据张红琢先生提供从辽宁省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记录下来的信息,除了方策之外,还有一位宁波籍的烈士——熊仁良。
昨天,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熊仁良的亲弟弟熊仁桥,他今年71岁,还住在老家慈溪市周巷镇云城村。
记者见到熊仁桥的时候,他正在屋子面前的地头干活,由于动过咽喉息肉手术,他讲起话来有些吃力。
“我们有四兄弟,他(熊仁良)是我二哥,我最小。”熊仁桥说,熊仁良1920年生人,17岁那年他参军了。
那个时候熊仁桥还没有出生,关于二哥的事情,都是听自己的父母和兄长们说起。
1937年,熊仁良跟着村子里的“小老大”张渭清(音)一起出门去参军,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解放后,二哥开始给家里写信,后来基本每隔两三个月都会寄信回来,信里面从来没有说起自己在哪里,也没有说起他的个人生活。”
“一直到1950年上半年。”说到这里,熊仁桥眯起了眼睛,有一天,家里又收到了熊仁良的信,信上说要家里寄40多斤棉花过去,用来做被子,说起原因,信里面只说要办“一件小小的事情。”
后来,从一个自小就跟熊仁良玩在一起的亲戚口中才得知,熊仁良要做被子,是要结婚娶老婆用的。
可是,没过多久,1950年下半年,熊仁良踏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后,就杳无音讯了。
正在家人为他担心的时候,1952年下半年的一天,当时的余姚县民政局把熊仁良的父亲请去了余姚县城。“我爸爸在那里住了一个多礼拜,后来我们才知道,二哥没了,连葬在哪里都不知道,直到今天你们来了告诉我,我才知道原来二哥在丹东……”
说到这里,熊仁桥从家里高挂着的相框里,拿出了一张照片:“这是二哥要去朝鲜之前寄过来的照片,现在家里跟二哥有关系的,只有这张照片了。”
照片上的年轻人,一身戎装,剑眉星目,年轻的脸上写满坚毅。
张红琢:
到时候我要见证这一瞬间
从熊仁桥家出来的时候,记者接到了张红琢的电话,电话那一端,他的声音有些急促:“熊仁良的亲人找到了吗?”
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张红琢提高了音调说,“太好了,太好了!”
听得出,他有些兴奋。
记者告诉他,不光熊仁良烈士的亲人找到了,同时余姚市民政部门愿意帮助方策烈士的亲属代表去丹东祭扫。
这让张红琢更加激动,他马上告诉记者,在确认行程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他。
“我自己开车去丹东!”张红琢说,他从河北开车到丹东需要9个多小时,但是他平时收集烈士资料也都是自己开车去,所以这些路程对他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他也想见证这个感动的瞬间,同时,还要继续到丹东收集整理其他烈士的信息资料。
熊仁良:慈溪人,1939年参加革命,志愿军第73师后勤处军需科科长,1952年10月牺牲朝鲜,后葬于丹东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方策烈士亲属在确定行程之后,本报记者将全程参与,实时关注、报道为烈士祭扫全过程。
同时,请各位读者关注本报新浪官方微博@钱报宁波城事,我们在上面公布了张红琢先生整理出来的浙江籍烈士的信息资料,如果上面有您的亲人,或者您有亲人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却至今杳无音讯,请及时联系本报。
您可以在我们的微博上回复评论、发送私信,也可以拨打本报热线0574-87917666。
- 长眠丹东62载的宁波烈士 你的家人找到了
- 车祸后一年多伤者突然死亡 死者家属获赔14万
- 浙江省举行《俞秀松传》首发仪式 缅怀烈士光辉一生
- 象山一男生从校长室坠亡 警方排除他杀家属质疑
- 绍兴烈士家里有温情 妈妈,儿子来看您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