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5月30日讯 行走在浙江大地,城镇草木葱茏,山野满目苍翠,河流碧水清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人耳熟能详的这一理念的背后,是多年来持之以恒建设生态文明的实际行动。
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浙江,正显芳华。
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推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领先增长的浙江走出“成长阵痛”,率先开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吹响“绿色浙江”号角到全面部署生态文明建设……一脉相承又层层递进,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谋划、大力推进。
2010年6月,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率先在全国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坚持生态省建设方略、走生态立省之路……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浙江人民的生活品质,并要求努力把浙江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宏图已举,经略既张。“生态杭州”、“绿色宁波”、“山海秀丽、富裕和谐”的生态台州……一轮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绿色发展浪潮在全省各地掀起。
2011年初,浙江在“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之一。生态经济、节能减排、环境质量,循环经济、绿色城镇、美丽乡村……这些关键词既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又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为动力、为支撑、为条件。
如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一轮“811”行动正蓄力再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更广领域、更高层次。
污染整治与环境建设双管齐下
来自省生态办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主要湖库171个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比例达71.3%,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85.9%,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93.9%,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其背后是我省一轮又一轮的污染整治风暴,是多措并举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建设、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的一系列努力。
“如果经济发展破坏了自然环境,损害了公众健康,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那是一种发展的异化,背离了发展的初衷和终极目标。”省环保厅厅长徐震说。
从2004年开始,我省连续开展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从八大水系的水污染治理,到空气清洁行动,从重金属专项整治到土壤治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中,浙江始终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务必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空气、吃上放心食品。
治理与建设同步。在城市,我省率先实现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4%,比2006年提高27个百分点。全省72.4%的建制镇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设区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同时,率先建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能力显著增强。
房前屋后,鲜艳的美人蕉搭配碧绿的伞草、菖蒲,赏心悦目——桐庐乡间,随处可见的小花园实际上是一个个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今年桐庐186个行政村有望通过这样的“生态疗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在浙江农村,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万里清水河道”、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程持续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到2011年底,全省累计3万多个村庄完成村庄绿化,村庄整治率达80%左右,90%以上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75%以上农户家庭实现卫生改厕,54%以上村庄开展了生活污水治理。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南朝文学家吴均所勾勒的奇美风景长卷如今正在恢复中。一年前,杭州市启动了“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每年不少于2亿元投入沿线生态整治建设。
各地越来越重视在治理污染的同时注重生态修复,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区,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废矿复绿、水土保持、公路绿化、清水河道、湿地保护、自然区保护等一个个大手笔工程正次第展开。
生态保护与经济
发展相融共生
“环境污染整治的过程,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台州市环保局局长章维建在谈到当地污染企业转型升级时如是说。
怎样引导和鼓励企业走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之路?台州唱响的是“三部曲”:退、转、升。
这“三部曲”在浙江大地正方兴未艾。截至目前,全省117个开发区(园区)全部完成生态化改造规划编制工作,70%左右已实施生态化改造。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环保压力变为发展动力,开展科技创新、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转型升级。2010年、2011年两年,全省共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300多项,总投资700亿元……同时,把好环境准入关,严把“低小散”、“两高一资”项目入口。近5年全省共否决“两高一资”等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7198个。
每逢周末,安吉乡村到处可以看到外地游客的身影。安吉农民依靠生态发家致富:作为一个山区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000元,县财政增幅连续多年走在全省前列。
生态堤坡乱石叠错,芦苇荡连接着浩淼烟波,市民亲湖戏水、临湖观景——太湖之畔,湖州新建好的滨湖大道既是一条充满生机的生态文化带,也是观光、休闲、旅游的沿湖产业带……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上就是要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型”,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互动。如今,生态县建设如火如荼,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各地把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环境优先正在从观念变为行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制度保障与文化
弘扬合力支撑
不久前,省环保厅、省财政厅、省水利厅通报了2011年度全省各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的考核结果。成绩优秀的城市获百万元重奖,不合格的县市最高则被罚500万元,同时被实行区域限批。
对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进行考核是我省环境制度创新之一。凸显生态的政绩考核体系,已经成为浙江迈向生态文明的风向标。
“指挥棒”一变,谢平一的眉头舒展了。作为临海市河头镇党委书记,他说:“河头是个农业镇,生态资源好。过去要求发展工业,千辛万苦找到项目还没法落地。现在我们将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投向保护生态、发展旅游。”
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的原则,我省建立健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2007至2011年,省财政累计安排财力转移支付资金51亿元。
作为全国试点省份,从2010年起,浙江开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并率先在全国建立围填海规划计划管理制度;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推进海洋生态损害赔(补)偿探索;“林权IC卡”制度……一系列市场化要素配置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引导着各类市场主体主动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
除了不可缺少的制度保障,弘扬生态文化更激发和汇聚了全社会创建生态文明的动力和活力。
2010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将每年6月30日设为“浙江生态日”。浙江成为全国首个设立生态日的省份。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遗址公园、海洋公园、植物园……成为承载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成为传播生态文化的重要场所。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家庭……在全省织成一张巨大的“绿色网络”。
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国家生态县(市)6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4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74个、国家级生态村9个,省级以上生态县创建比率达到53%,安吉县、杭州市等先后列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绿色文明的种子播撒大地,绚丽的生态之花装点河山,大美浙江正向我们走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