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一组数据,可以阐释浙江与港口的渊源:
海岸线6646公里,占中国海岸线总长的21%,居全国第1位,港口规划深水岸线506公里;拥有4个沿海港口,泊位1083个,综合通过能力8.3亿吨,内河通航里程达9750公里,拥有7个内河重点港口,泊位4535个,综合通过能力4.1亿吨。
2011年,浙江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67亿吨,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57亿吨,居全国前列;全省完成水路货运量7.28亿吨,居全国第1位;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6887.7亿吨公里,占全社会货物周转总量的77%;水路承担了浙江全省约90%的能源和外贸物资的运输。
丰富的深水港口、疏港的内河航道资源和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T”型交汇点,是浙江港航最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十一五”期间,浙江着力建设大港口、构筑大路网、发展大物流,完成各类建设总投资达485亿元。
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突显了浙江的发展决心和动力。
从全国最大的矿石中转码头——马迹山矿石码头,到全国最大的原油中转码头——岙山原油中转基地;从全国第一条30万吨级人工航道——宁波—舟山港虾峙门口外航道,到全国第一条现代人工开挖运河——杭甬运河;从全省规模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北仑四期、五期集装箱码头,到全省第一个保税港区码头——梅山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从全省第一条千吨级内河航道——湖嘉申线航道,到全省第一个内河集装箱港区——嘉兴内河多用途港区。
港口兴,则城市兴;港口兴,则经济兴。港口航运的魅力就在于长长的产业链,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巨大财富效应。
随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带来的整合优势,愈来愈多的国内外资金受到吸引。随着这些重大项目的纷纷投产,宁波—舟山港,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拥有最多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的港口,成为货物吞吐量居全国首位、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3位的东方大港,成为立足长三角辐射全中国的大型集装箱转运基地,大宗战略物资的中转储备基地,同时能适应能源、修造船、重化工、钢铁厂等发展的临港工业基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