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马宅村的村民正在学提线木偶。
浙江在线06月03日讯 现在,如果你来到建德市三都镇马宅村,听到隐约的念唱声,循声而去,就会在村口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看到一群热爱木偶戏的村民。
你会看到,34岁的村民施晓霞,正全神贯注地用男声唱着《白蛇下山》;70岁的傅炎炎和傅根富,一个在修改唱词,一个在提拉木偶。
还会看到图书室里书籍分门别类,报纸整整齐齐,村里的老人看书看报打牌,自得其乐。
待到假期,村里的孩子们都会聚集到活动中心,有人辅导作业,有人带领剪纸书法,有人组织体育活动,有人教导村史党史……
5年来,这个普通的浙江农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化的种子深深扎根在了每个村民心中。
每天花2小时念唱木偶戏
前几年,施晓霞过着再平常不过的农妇生活,作坊里干活,回家烧饭,看看电视,洗洗睡觉,简单乏味的生活日复一日。
2007年,村里开始建活动中心,一个个活动室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施晓霞原本被生活掩埋的艺术爱好,又复苏了。
她想到了谢树昌老人,这位村里的传奇人物。2000年,老人被省文化厅评为建德市唯一的表演提线木偶的民间艺人,2008年,还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传(提线木偶)传承人。
“我就跑去找他,说想学提线木偶。他就考我,最后说我比较适合念唱,不过是唱男声。”施晓霞说,学提线木偶除了有兴趣,还需要一些基本功,比如嗓门大、音色好,手指灵活,要有一点戏曲功底。
谢大爷从报名的村民当中,挑出了2位,施晓霞就是其中一位,专唱男声。去年谢大爷过世后,她就跟着谢大爷的女儿谢林凤一起练。
对她这个爱好,家里人非常支持。孩子们说妈妈30多岁了,还从头学起,是个好榜样。丈夫说她更积极乐观了。“要不是唱这个,我说不定也就是看看电视,要么再打点麻将,没什么追求,这个虽然不算什么事业,但感觉整个人精神都不一样了。”
虽然施晓霞很谦虚地说“不算什么事业”,但接下来的事情,她正在积极准备着,一天都不敢松懈,8月17日的新安江纳凉晚会上,专门给马宅村设了个分会场“马宅之夜”文艺演出,其中一个节目单,就是她和谢林凤合演木偶戏《白蛇传》。
最受欢迎的是法律和养生书籍
一个农村图书室,有2000多册书,分门别类摆放整齐,只要是村民,借多少本书都可以,但登记非常详细,除了个人信息,还有书籍的详细资料。
马宅村村书记万凌说,图书室里什么书都有,当初以为最受欢迎的是戏曲、小说以及种植方面的书,没想到最受欢迎的,却是法律和养生书籍。
“我们农村人,生活在向你们城里人靠拢了呢。”村民傅根富说,现在农村条件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之后,精神需求就提高了。
他站在法律类书籍面前,认真挑选。“以前遇到点事情,自己什么都不懂,只知道找熟人托关系,农村人都习惯这样解决。现在我经常借点法律方面的书,扫扫法律盲,真遇到点事情,也不会慌,懂得该怎么解决。”
70多岁的村民钱元升,子女孝顺,吃穿不愁。他借了几本老年人膳食方面的书,琢磨琢磨饮食上的注意事项。“年纪大了,我又不肯去城里,孩子们工作都忙,我身体好一点,他们在外面才安心。”
不少村民感慨,有文化就是好办事。
让村里的孩子多学点历史
对马宅村来说,大到国史、党史,小到村史、家史,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这些历史,是村里这些年花力气要做的事情。
10岁的王琪,拿到了自己的98分试卷,这份马宅村“庆六一、迎七一”的历史问卷中,他答错了2题村史。
“我觉得自己复习得很到位了,可还是记错了。”提起党史村史,小家伙头头是道,“我们村的历史名人、土特产、传统手工艺,一个都考不倒我,”
这也是从去年开始的,设在活动中心的假期学校的“课程”之一。“我还是第一次知道,我们村也有这么多故事,很自豪。”王琪说。
像村里的历史文化古迹典故、自然景观、百年古民居、民俗文化、名人故事等等,10岁左右的孩子们,都能说出一些来,这让其他村的孩子很是羡慕。
村文化员胡淑华说,以前孩子们放学回来,没人管的话,作业也不做,不是玩电脑、看电视,就是到处跑,既荒废时间又不安全。“所以我们就想着,能不能把孩子们聚集起来,什么都学一点,毕竟村里未来的希望,都在他们身上。”
村民的文化需求就是工作的动力
马宅村2000余人,分散在10个自然村里。2007年开始,村里在原先村口的供销社小店、理发店的地方,盖起了一座3层楼、面积约660平米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农家书屋、健身房、棋牌室、谈心室、舞蹈室、书画室、电教室、老年服务室等一应俱全,乒乓球桌、乐器、电视、棋牌、多媒体等设施,一样不拉。
村里组建了马宅村文化宣传队,包括婺剧木偶戏队、腰鼓队、舞蹈队、坐唱班、秧歌队、少儿文艺队等。
为了这些,村里几乎竭尽全力。村书记万凌说,光是文化活动中心这幢楼的建造和内部装修、添置,就花了上百万元,平时对村民的文化需求,也是有求必应。
在村里,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村民可以随时来看书、借书、跳舞,有茶水喝,有地方休息,还有人指导。
“虽然基本上是村里在贴钱,但我们贴得高兴啊,村民们的文化需求这就是工作的动力。”万凌说。
在河对岸,村里还相中了一块6亩地,打算建造一个文化广场和生态堤坡。
“村民们生活富裕了,精神需求也高了,大家的呼声就是我们的工作,所以这个文化广场,就以村里南宋时期的户部侍郎故里来作主题,让整个马宅村有自己的文化核心。”万凌说。
让文化的种子撒遍浙江每一寸土地
就跟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多少能反映出他的个性一样,一个书香四溢的农村,多少也能说明它的追求方向,那就是经济之外的文化需求。
马宅村文化活动中心的楼,就在村口,很醒目。本以为里面只是些常见的电视、书籍、电教,没想到还有那么多民间艺术,失传的婺剧木偶戏,让我很是好奇。
第一代提线木偶传承人谢树昌老人虽然不幸去世了,但他的女儿和村民,很好地继承了这项文化。
从牙牙学语的娃娃,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在学文化中体会到了无限的乐趣。而村民们对文化需求的渴望,也成了政府的工作动力。
我去过省内不少农村,像马宅村这样人人学文化,处处洋溢着浓郁文化气息的村子,还有不少,这与我省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分不开。
从2007年开始,我省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共建共享、着力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努力扩大有效文化供,积极创新基层文化传播方式,不断推进农村公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让公共文化惠及全民。
有了政府强有力的举措,我想,今后像马宅村这样的“文化村落”一定会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文化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文化的种子将撒遍浙江的每一寸土地。
- 浙江民间资本持地方法人银行股本占比超过七成
- 宁波将探索发行小企业私募债 促民资投融资阳光化
- 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满月 已登记13.4亿元
- 建德农信联社1650万贷款助养鸡户度“寒冬”
- 从战斗员到服务员 建德“爱心食堂”服务空巢老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