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18日讯 日前,黄地村的2700余亩竹林已经通过了笋竹两用林项目申报,建成了1000多亩示范种植基地,村里还成立了一个农林产品专业合作社,31户村民认养了黑土猪、领到了资金补助。更让村民感到安心的是,这批猪仔出栏后,将由质监部门以高于市场价的价位统一收购,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这些变化得益于云和质监干部进村入户念的“产业经”。
地处偏远的崇头镇黄地村,是云和县质监局的结对帮扶村,针对村里缺乏致富产业的现状,16名质监干部几次三番进村,深入各行政村、自然村及农户家中走访,了解村里的生产生活情况。“村民反映的问题不能听过就忘,想方设法谋好出路才是走访的最终价值。”云和县质监局局长吴日清说。
两个月前,在一次走访结束后,质监干部在黄地村召开了产业发展交流会,定下了“开发笋竹两用林”、“饲养黑土猪”的增收之策,并带领村两委干部前往遂昌等地,实地学习笋竹开发经验,同时联合云和县农业局,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以提高笋竹两用林规范化种植和管理水平。
“这样的走访,我们打心眼儿里欢迎。”黄地村村民项宗旺深有感触地说, 2011年前,村里的人均纯收入低于4600元,最贫困的十多户人家甚至低于2500元。”
笋竹两用林项目的顺利实施,改变了黄地村竹林低产低效的命运。据黄地村党支部书记邱仁伟介绍,以目前的产量计算,村里一年能卖出超过100万公斤毛竹,按每百公斤66元的市场价计算,全村单是毛竹一项就有近70万元的进账,再加上春笋、冬笋的销售收入,竹产业年收入将达百万元。
“‘大走访’让我们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邱仁伟说,对于一个坐落在大山深处、劳动力不足300人的小山村而言,如今的发展速度凭一己之力难以实现,“‘大走访’实现了‘内外合力’,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事半功倍的方向。”
- 巧用空闲田巧打时间差 云和农民轮种药材和水稻
- 云和县浮云街道溪口村的油茶地里来了农业专家
- “乡情互助”巧解丽水云和流动人口管理难
- 小县大城迈向小县名城 云和:山水家园 童话世界
- 长裙竹荪20年后“重现”云和 每公斤价格1000元以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