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加(左)
浙江在线06月19日讯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这一疑问,被称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一个杭州的男孩,在大学本科四年期间,发表第一作者论文27篇,其中SCI与EI(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世界三大著名科技文献检索系统,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论文7篇。
大学毕业后,他到英国牛津大学读博士,又发表了3篇SCI期刊论文。
今年,他入选极富盛名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会士。
这位出生于1989年的男生,叫张维加。他在天体物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在学术之外,他兴趣广泛,热爱阅读,爱看历史书,爱写写小诗。
昨天,记者采访了身在牛津大学的张维加,和他的妈妈及中学老师。
从就读普通公办学校,进入杭二中和北大元培学院,这个22岁的杭州男生一路的成长历程和成绩,有力地回答了“钱学森之问”。
对话张维加
另类初中作息时间表
张维加身上有诸多光环,也有许多神奇。
他是2004年的中考状元,有着另类的初中作息:每天放学吃过晚饭,17:30左右睡觉,凌晨1:00起来做作业,看课外书;7点洗漱,吃早饭,上学。
高中时,大部分考试都获得免试,有着独特的学习方法。高二时,发表论文《寒武碰撞性大陆起源与生命进化的研究》,跨越生物、化学、物理等专业范围。评委们发现,他的论文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已达到大学本科水平,涉及的化学知识已经达到了博士生论文的水平,同时获得了“小小科学家”称号,在当时引发轰动。
昨天下午五点半,记者通过越洋电话专访了在牛津大学攻读博士的张维加。
在北大元培学院毕业后,去年9月,他拿到全额奖学金去了牛津,专业是航天工程物理专业,主要从事深空探测、月球环境探测等方面的研究。
“之前的航天手段只能探测到月球表面的矿物分布。现在用微波仪器可以穿透月表下5米深处,如果能了解月球地下的矿物分布和矿产资源,对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很有帮助。”电话里,张维加笑呵呵地对记者进行了科普。他说,在牛津的生活很简单,每天便是实验室、寝室两头跑,经常要在实验室里干活到很晚,“研究过程确实比较枯燥,但这些研究对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很有意义。”
张维加说,博士毕业,他想留在英国做几年科研工作,一方面国际合作环境比较融洽,另外一方面技术设备也很值得学习。等到差不多学得不错了,他要回国,为国家作贡献。
对话张妈妈
养成好习惯,别对孩子限制太多
在妈妈孙秀红眼里,张维加一直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孩,小时候甚至没有上过幼儿园。上小学第一天回家一脸兴奋地问爸爸:“什么叫做作业啊,老师说以后都要做作业了!”
开始觉得这个小孩“有那么点不一样”是在张维加初中时,他的卧室挂着张世界地图,一天,小维加煞有介事地跟妈妈讲:“北极和南极可以拼起来啊,可以拼得天衣无缝。”妈妈以为这孩子随口胡诌没上心,结果同年,央视播了大陆板块学说的专题片,也讲到了这一点。
张维加平时爱写写诗,随手写,随手丢,妈妈负责捡。高中时经常随笔里附小诗一首。张妈妈到现在,仍很喜欢儿子在10岁时写的那一句:“一生总潇洒,千古独风流”。
昨天,张妈妈也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养成好习惯,整个读书阶段家长都会很轻松。”另外,要让孩子多看书。在语文老师张妈妈的潜移默化下,张维加很爱看书,大摞地从学校图书馆借,有时候用蛇皮袋运,书读得多了,他就有了自己对事件的见解。
“还有就是对孩子的限制不能太多,现在有些家长就会因为考试不考课外书,就限制孩子看书。有时候也会限制孩子交朋友,我们家在这方面都比较开明。”
对话杭二中校长
张维加案例留给教育工作者很多思考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多年来,“钱学森之问”是中国教育的一道艰深命题。但这个问题,张维加以他的成长、他的成绩在回应。
杭二校长叶翠微还记得2004年9月的一天,开学不过一个月,一个娃娃脸的男生到他办公室,问他:“校长,有些课我能不能不上?”经过班主任、任课老师评估后,这个名叫张维加的男孩在学校获得了多门学科的免考,他就像排球比赛的“自由人”一样,维持自己的学习兴趣,在一个相对原生态的环境里,获得长足发展,提前保送进北大,又赢得了大半年自主学习的时间。
“从张维加的成长来看,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自然的对接。”叶翠微认为,以张维加为代表的优秀学生,代表了中国大陆的80后,他们出色的成长回答了“钱学森之问”,也留给教育工作者思考:什么是真正基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如何在教育中尊重孩子的天性,强调自然对接,少一些功利性的东西,把孩子的兴趣通过合理的方式,固化,成为孩子的志向,从而在更高层次调动自己的动力和才智,形成马太效应。
庆幸小学初中时没有择校
聊起在国内的学习生活,张维加很感慨。
他读的小学和初中,分别是三墩小学、三墩中学,都是家门口最普通的公办学校,因为“近、很方便。”
现在,他说,幸好小时候没有去挑学校。“很多人都会觉得宁为鸡首不为凤尾。其实如果去特别好的小学或者初中,保持拔尖很困难。那时候的学习,很多东西比较机械化。如果在那种环境下发现自己不如别人,很容易把自己错误定位,失去了争夺第一的勇气。”
他说,小时候主要的时间都用来看课外书。“长大了没机会看。现在每天没什么机会看书。”他笑道。
最喜欢的课外书,是科学类和历史类。
“历史类培养情商,处理问题的看法、思路,让人开窍。”最爱之一的《东周列国志》看了六七遍,对每个年份发生的故事了若指掌。他说,他很喜欢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富有激情的时间段,百家争鸣,群雄逐鹿。
“而科学类的书让自己定性地对科学问题有了解,是对之后从事的科学技术类工作很好的启蒙。现在的科学研究,靠人去把握物理学的图象,对科学问题的想法、直觉就是那个时候培养的。”
进了杭二中,他开始了成长中的第一次起飞。他说,自己的高中很自由,学校允许他在许多科目中免考,在自由的发展环境里,他去图书馆阅读各类图书,参与喜欢的计算机学习,开始逐步培养自己科学研究的习惯。
保送进入北大元培学院,也因为元培学院的培养模式相对自由,能让他按照自己的思路构建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
“大一时我也有过迷茫期,第一年不选专业,就各种专业都试,结果越试越迷茫。原来选金融的,后来发现不适合我,才转到物理。如果当初直接去学金融,没法选专业,我就不是现在的我了。选对专业很重要,最好有一个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谈及这些年的学习经验,他说,从小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受益匪浅。“看书记笔记,就是初中时候培养的。学习习惯小时候形成以后很难改。”另外,他觉得,对自己有一种全局意识,有目标也很重要,“要知道自己近期目标,下一步目标是什么。不知道今天做什么,就不会知道明天该做什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杭二中毕业生张维加新近当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
- 平阳干部赴省一大会址开展主题教育
- 金华1200位家长分享读书体会 家长们都爱读哪些书?
- 董碧辉:跪求入学,悲情何在
- 浙江边防总队教导大队创新多维立体式国防教育纪实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