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6月26日讯 生活垃圾运过来,金属、塑料制品、纸板分拣卖了,其余的丢进处理箱。1个小时左右,变身有机肥,打包装车。这很像一条蚯蚓,将腐食吞进去,肚里加工完,拉出来变成有机肥。
浙江海亮固废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就是正在做这样创造性的设计,目前该公司日处理量125吨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工程项目已完成图纸设计,“这个技术在国内仍没有规模应用,所以除了部分设备,如压力容器等从专门厂家订做,两条生产线及设备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浙江海亮固废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说,按计划,这个项目今年年底就能正式“改造”生活垃圾了。
海亮集团引进的美国设备专“吃垃圾”
有句话很流行: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海亮集团,全球最大的合金铜管生产企业,这些年开始转型环保产业。去年,海亮看中了生活垃圾处理。
吕正雄,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全球华人科学家环境论坛组织的发起人之一,毕生从事有机固废处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曾历任美国SCS环境工程公司计划经理与高级工程师、加州科学研究公司总裁、洛杉矶郡环卫局工程师、美国Jacobs工程集团总工程师、美西环境集团总裁、美国摩根环境公司董事兼技术总监等职务,有机固废快速制肥技术发明人。
2010年9月,“浙江大学第64次西湖学术论坛—环境与资源”,海亮集团第一次接触有机固废快速制肥技术。通过一年多的接触和交流,双方最后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合作协议书。去年年底,浙江海亮固废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广阔
如今,总投资8000万、日处理125吨生活垃圾的示范工程已经动工。“如果成功,那么立刻就会上马日产500吨的项目,总投资大概需要2.5亿。”陈勇说,他们做过调查,这个技术在法国推广得较好,在国内,因为技术门槛外和投资额大的原因,目前还是空白。
据杭州市城管委提供的数字:2010年,杭州市区(不含五县市)产生生活垃圾250.42万吨,平均日产生活垃圾6861吨,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2010年市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58公斤/天。
全国的数字更吓人,据统计,20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超过2.5亿吨,而且每年以8%至10%的速度增长,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产生量2600万吨,全国城镇餐厨垃圾产生量约3000万吨。
引进美国专利技术,垃圾造肥速度快
垃圾(固体废弃物)处理,目前主要有几种形式,填埋、焚烧发电、传统堆肥。
填埋需要场地,而且臭气熏天,影响环境;焚烧垃圾后会有大量重金属,污染土壤水源,同时还会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气体;传统堆肥所需时间长,发酵腐熟过程产生恶臭,影响环境,如果生产过程非封闭控制,动态搅拌有可能造成病菌病毒或有毒气体飘散附近空间。
有机固废快速制肥技术,约一个小时内便可将有机固废转化为高性能的有机肥料。
“它利用的是机械热化学原理。”陈勇说,通俗点,就是加温加热加压,加速发酵腐熟。
主要分四个步骤:运输过来的垃圾进行预处理,将金属、塑料分拣掉,然后对剩余有机固肥进行粉碎和润湿处理等;然后进入下一阶段,高速稳定单元通过有机固废在温度180~250℃、压力0.5~1.0MPa条件下与氧化剂发生快速反应,稳定易分解的有机物并释放出肥分,这部分可将重金属有效去除;高速活化单元在温度140~250℃、压力0.2~0.4MPa条件下,通过纤维素膨化技术,促进其快速分解,并添加一定物质以改善肥料的品质;最后进行产品精炼,调控肥料的品质,根据所需进行有机肥深加工。
“除了生活垃圾,厨房垃圾,农田里的秸秆、棉花枝条等都可以做成有机肥料。”陈勇说。
记者手记
传统制造业觅绿色商机
“海亮铜加工比较有名,其实我们很早就开始投资环保行业。”海亮集团董事长冯亚丽说,在“看中”垃圾前,海亮下面已经有3家从事环保的公司,一家做污水处理,一家从事的是气热交换节能,还有一家是做环保材料技术,现在环保家族又多了一位成员,固化垃圾处理,从水到气,现在是固体,基本完整了。
对于环保行业,冯亚丽看得轻松:“企业这几年发展顺利,环保行业就算不赚钱,也有很强的社会效益。何况这块产业政策支持,市场前景广阔。”
同在诸暨,盾安的环保产业这几年发展也很迅速,他们的关注点在于污水能量的利用上。位于萧山的浙江卓尚环保能源则是看中了剩饭剩菜,提炼废弃油脂做肥皂、燃料。
浙商前100强企业里,雅戈尔、人民电器、浙江华成控股集团都在布局环保产业。今年3月,新世集团位于临杭工业区内的新世环保产业园开工,总投资3亿元的新世环保产业园致力于科技型三废处理、大气除尘类环保设备、脱硫脱硝设备等研发、推广和应用。
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浙江企业转型过程中,希望能找到一条能持续做下去的产业,环保行业无疑是最佳选择。
- 走进小营街道 走街串巷与垃圾“结缘”的城管科长
- 高新区(滨江)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
- 烂菜叶剩饭菜太阳一照变成钱 垃圾处理有新招
- 在农村大舞台体现人生的价值
- 昔日华家池垃圾中转站变成杭州首个社区环保宣传基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