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13日讯 昨天,宁波举行的第四届两岸食品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的茶歇时间,一盘盘红得鲜艳欲滴的杨梅不仅让来自宝岛台湾的客人过足了眼瘾,更是让大家一饱口福。十几盘杨梅一端上来,一转眼工夫,只剩一堆核。
这些杨梅产自于象山,属于东魁种杨梅,不仅个头大,口感鲜嫩水润,吃起来更像是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杨梅已经下市,为何这里还有如此新鲜的杨梅呢?原来,这些就是采用物理保鲜技术储存的杨梅。
5年前,由宁波市科技局设立的水果保鲜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始着手杨梅的保鲜工作,存放在冷库中的杨梅,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用光合气调器来调节采后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营养损耗,保持杨梅的新鲜度和糖分。如今,这一保鲜技术越来越成熟。
“为了解决杨梅最后一公里问题,我们又研制出了‘一体化杨梅储运箱’的箱子,通过温度和湿度的调节,让走出冷库后的杨梅走得更远。”该团队首席专家凌建刚告诉晚报记者。
标签上的信息显示,这些杨梅是6月30日采摘后进入冷库的,到昨天已经存放了12天。来自台湾味全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的蔡文玲品尝杨梅后,竖起了大拇指,大赞杨梅新鲜如初:“我在杭州吃过刚采摘下来的杨梅,而这些杨梅无论从外表还是口感,都跟新鲜的一样,杨梅又大又甜又多汁。”
蔡文玲向记者介绍说,在台湾,很多人都不知道有杨梅这种水果,虽然台湾也有零星的杨梅种植,但当地的杨梅不仅个头小还很酸,“有了这个保鲜技术,真希望明年宁波杨梅可以销往台湾,让我们能吃到如此新鲜的杨梅。”
而有这样想法的台湾人还有很多,台湾财团法人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的简相堂博士也建议,希望条件允许,宁波杨梅能直飞到台湾。
据记者了解,上个月下旬,宁波用保鲜技术储存的5吨杨梅将于这个周末之前全部用“一体化杨梅储运箱”运往上海等地,尽管市场售价一公斤160元,但仍供不应求。
-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石墨烯产业化项目落户慈溪
- 高新区(滨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 赵洪祝:建设现代产业集群 着力稳增长促转型
- “粘合”传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贝克曼跨领域转型升级
- 康恩贝布局健康产业 打造植物健康第一品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