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8月1日讯[-乡村名片]
广渡村:位于江山市峡口镇,与江西省广丰县嵩峰乡银峰村毗邻,地处仙霞山脉最西端,是仙霞古道进入山区的起点。现有909户、3014人,主要种植水稻、毛竹、油茶,以竹木加工、家具生产为主产业,去年人均纯收入6915元。
村支书:毛裕喜
村委会主任:毛春节
毛春节一直坚信,生养他的古村落与众不同,只是缺少向世人推介的契机。他希望这个青砖黛瓦、鹅卵石铺道的边界山村,能与外界更加紧密地“握手”,展现独特瑰丽的历史文化,得到更科学的保护,他更期望,这个闭塞的古村落,能增添发展新活力。
古色古香村文化
行走广渡村,很难不被其中浓郁的古韵气息所感染,浑然天成的质朴之美打动人心。这个古名广川的村子,自北宋时期清漾毛氏第24世、江山主薄毛修业从江山石门移居于此,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广渡村外,造型独特的大公殿默默守望着整个村庄。这座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的书院,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站在三层木质结构的大公殿顶凭栏远眺,一幅清丽的古村画卷尽收眼底。
古老的小桥、清澈的溪水、斑驳的门窗、悠长的小巷,一切都显得静谥而安详。在粉墙黛瓦、屋檐飞翘的古民居建筑之间,大量的古巷道、古井、古牌坊以及古木夹杂其中。“有专家来考察,说走在路上随手抓拍的一砖一瓦,都是数百年前的文物。”66岁的毛井水老人,言语间流露出自豪。
江南毛氏系出清漾,广渡毛氏也是重要分支,这个与清漾村一脉相连的毛氏血缘聚居村落,清朝同治年间《清漾毛氏族谱》就曾由这里的村民保管。广渡村里流传着“六子七进士”的故事,讲述毛氏后裔毛勉六个儿子一个女婿都陆续考中进士的励志故事。
座座古迹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毛氏文化。好学、孝顺、勤劳的文明之风,一直在村里延续和发扬。
村落保护很原始
随着村民们的缓缓叙述,一段段自发保护古村落的感人故事逐渐清晰。
77岁的郑香婷从2006年起,发动全村募捐,张罗修好了从村里到嵩峰山的一条9公里长的砂石路。
这条3.5米宽的砂石路,通往村里两株300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和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寺庙嵩峰寺。古树和古寺,曾经是郑香婷老人爱情的见证,如今已是老人生活的一部分。老人家腿脚利落,至今仍坚持每天上山查看古迹、古树。老人说,她这辈子就想守护着这两棵树和这条路,等她走不动了,她的儿子会代替她。
广渡古村多宝贝,不仅吸引着慕名而来的专家、游客,偶尔也会有不请自来的文物贩子和偷盗者。今年年初,村里两件雕有“书生读书”和“农夫扛锄”的“牛腿”不翼而飞,让村民痛心疾首。
“装不起监控,只有发动人力巡逻。”经广渡村两委号召,一支由年轻人自发组成的夜巡队应运而生,每晚10时至次日凌晨5时,年轻人将大公殿、旧祠堂、老宅子以及村子里的古井、牌坊的角角落落,都用手电筒照个遍,严防不速之客。
“你永远无法体会,村里古迹遭到破坏时我们心里的难过。”毛裕喜说,每年1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让古村保护捉襟见肘。想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和保护古村,单靠村里,恐怕是力不从心。“目前只能依靠村民的自发性保护。”毛裕喜说,他们对村落文化深深眷恋。
古村寻觅新生机
“修这条通往山上的砂石路,就是希望不要被隔壁的江西人比下去。”郑香婷老人说,山上的重点文物嵩峰寺属于浙江江山与江西广丰两地共有共管。“山那边老早就把水泥路修到山上了,每年接待很多游客。可我们广渡村在2006年以前,还只能攀爬山间小路。”
如今,通往山上的虽然还只是砂石路,但已经能方便保护古迹古树,山上丰富的毛竹、油茶资源也可以用拖拉机拉下山来,村里人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66岁的毛井水对村里的每处古迹都进行了详细记载,背后的故事传说更能娓娓道来。老人拿出厚厚几本手写笔记,他期待能向更多人介绍古村文化。
村委委员、治安队长毛开明坚持巡夜,这位35岁的汉子认为,保护好他心中最美的广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人“慧眼识珠”。
“古村落是广渡最宝贵的资源,不能让其湮没在历史风尘中。积极保护和开发,是地方政府最好的选择。”峡口镇党委书记毛香水告诉记者,镇里一直在积极组织力量对广渡的古村落进行保护。
毛香水说,下一步,峡口镇打算利用广渡村里的大公殿、节孝和贞孝牌坊、嵩峰寺、广渡280号民居等载体开发毛氏文化。利用仙霞关和廿八都景区的路线优势,将广渡毛氏文化旅游捆绑开发,发展农家乐、农产品采摘游等项目,搞活村里的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