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10日讯 朝晖路中山花园,是杭城喧嚣繁华中的一处净地。这里草木葱茏,闹中取静。78岁的董楚平先生家,就在这里。
生下来就不会哭,差点被放在脚盆里丢弃的董楚平,开玩笑说,“我能活到现在,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啦。”
回忆起有趣的事情,他便像个老顽童,时常哈哈大笑,抑扬顿挫间把当年的情况重现得惟妙惟肖。兴之所及,免不了要拍一拍大腿,可爱极了。他还时常用“怪里怪气”这样的词眼来形容自己。
看着这个貌不惊人的小老儿,听他嘻嘻哈哈地拉着家常,你不会觉得他有什么过人之处。这一类人,在中国历史上,被归入“读书人”一族。
读书人,所有的闪光点都在他脑子里,打开他的书,感受字里行间每隔几句话就冒出来的智慧,合上书,你心里才会不禁感叹:董老真厉害!
董老的“厉害”之一,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站出来对传统的农民战争观点进行批判。那是1979年,董老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文,开辟了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大讨论,轰动全国;
“厉害”之二,是他涉猎的研究领域的海阔天空,他喜欢搞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边区根据地”。他的《中国上古创世神话钩沉》是古文字学与神话学的交叉,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另一篇论文《屈原个性研究》是文学与史学的交叉,而吴越文化研究,则是文献学、训诂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的综合交叉。
正因为此,我们很难给董老下定语,称他为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似乎都不确切。对此,董老自己倒很豁达:“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属于哪一家,我大概无‘家’可归吧!”
- 完成小说《星路》 “少女作家”遭遇发表难和出书难
- 哈尔斯”举办第二届笔会 各地20多位作家和学者参加
- 浙江省作家协会表彰全国文学期刊创作成果优秀作家
- 金华00后女孩成榕树下签约作家 她有个了不起的老爸
- 农民作家写成180万字长篇小说 儿子想帮他完成遗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