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钱”景光明,商品娃娃鱼价格却在跌
“蛛网”束缚使利润最大跌幅达70%
娃娃鱼的利润之大,让不少企业开始选择往这方面发展。打从1996年孙海强开始养殖娃娃鱼起,短短十几年,浙江的娃娃鱼驯养繁殖单位就扩张到了33家,这一关注度并不高的产业正在实现高速发展。
伴随着进入者愈多、消费市场扩张慢,商品娃娃鱼的售价却在逐渐下滑。记者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去年这个时候,商品娃娃鱼的出场价为1500元左右/斤,目前已下降至600元左右/斤,跌去了近70%的利润。
“价格下跌的根本原因在于产品供应量远远大于市场消费量。”该局渔政渔监处副处长纪志康说,目前全国娃娃鱼存育量有400万尾,而市场消费量每年大约20万尾,存育量是消费量的20倍。由于一些省份把娃娃鱼养殖作为一种致富手段,前些年大力推广养殖,却没有注意市场容量和消费群体的培育,导致现在成鱼出来,却很难卖出去,价格大跌势在必然。
对此,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海强有着不同的看法。“400万尾存育量应拆分计算,其中包括4个年龄段的鱼,一般来说,企业不会选择将过于幼小的娃娃鱼销售给驯养繁殖单位。同时,今年经济形势对高档消费品市场的开拓也有着很大影响。”
那么,商品娃娃鱼利润跌幅真有70%如此之大?孙海强说:“对于那些驯养规模较小或急于抛售的单位,跌幅或达到70%。”对于永强而言,情况相对乐观,价格从去年的1100元/斤跌到了今年的900元/斤,跌幅近20%。“但这或许并不是坏消息,公司也希望能够把价格稳定下来,让更多的人能吃得起娃娃鱼,实现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孙海强说。
不少驯养繁殖企业
还在“蓄势待发”期
餐饮利用单位或成最大赢家
在浙江省,由于拥有娃娃鱼《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的企业仅4家,那么,对于其他29家拥有驯养繁殖权、却尚未取得经营利用权的单位,他们的娃娃鱼将何去何从?
“那些已取得《驯养繁殖证》的养殖单位,条件成熟时也将陆续取得《经营利用证》。还有不少驯养繁殖单位与经营利用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娃娃鱼养成后由经营利用单位回购。”渔政渔监处副处长纪志康告诉记者。但是,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部分企业目前还处于“蓄势待发”期,并未从中得到盈利。
杭州宝娃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马伟华的养鱼灵感,来源于2009年电视上看到的一套创业致富节目。于是,他从陕西买来30尾种苗,请教了相关专家后开始养殖,目前他养殖了200多尾娃娃鱼,最大的一尾有四五斤重。但马伟华却说,因为没有取得经营利用许可证,他还没从中获利。“因为娃娃鱼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想要从中盈利,估计至少得再等上两三年。”
那么,对于整条娃娃鱼产业链而言,孵化企业、驯养企业、经营利用企业、餐饮单位等,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浙江一大型娃娃鱼驯养繁殖企业的陆经理说,对于驯养繁殖企业而言,由于种苗价格较贵,再加上娃娃鱼存活率很难达到100%、物价人工成本的存在等诸多因素,回购价减去成本后,利润空间约为40%;而对于经营利用企业而言,批发销售价减去回购价,利润一般在20%-30%间。
“真正最大的赢家应该是那些餐饮利用单位,加上辅料、配菜,其利润空间将达到70%-80%。”陆经理说,这只是预估算,随着供需量的变化、地域分布的不同,数据将发生一些变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