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8月15日讯(通讯员 潘储文 陈策)今晚7点开始,之江大桥主桥最后一块钢箱梁缓缓起吊,安装在主桥桥面上,这意味着之江大桥桥面正式合龙。为确保安全,钱江地方海事处从18时开始实施区域临时性封航,对之江大桥上游和下游船舶进行管控,合龙施工结束之后解除封航。
据悉,从船上起吊到桥上的钢箱梁共有39块,每块重达250吨,历时4个月。今晚起吊安装的是最后一块,难度也相对较大。每次钢箱梁起吊安装作业时,钱江海事部门都会采取临时性水上交通管制,并加派监管力量,确保安全。
之江大桥主体工程自2009年开工建设以来,钱江海事承担起了工程保驾护航的重任。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大桥的施工人员,钱江海事人员也一起“全天候”陪同,维持船舶航行秩序。
调整桥区临时通航区域,全力维护通航秩序
在主桥开始动工之时,两端的栈桥伸入以往宽阔的江面,只留出200米左右的通航水域,“过往的船舶应该怎么走,朝什么方向走”都成了难题。
为此,钱江海事部门会同航道部门积极协调,加强桥区附近主要航道航路水深变化的监测管理及航道维护,并着手调整之江大桥临时通航孔水域,共设置浮标8座,灯标1座,提醒过往桥区水域的船舶应各自靠右,缓速通过之江大桥临时双向分道通航孔,禁止停泊、追越、齐头并进等。此外,还制定了《之江大桥临时双向分道通航孔航道示意图》向过往船员发送,通过涌潮警报器、GPS等电子设备发布桥区水域安全信息,确保经过桥区的每一个船员人手一份,都能按照通航示意图航行。
提高维护效率,信息化手段提升精细度
近几年来,杭州交通对基层基础建设越来越重视,各种信息化设施的配备也极大提高管理效率。在大桥维护过程中,钱江海事部门通过利用GPS、雷达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整个桥区水域船舶航行进行交通组织和提供信息服务,同时还划定大桥桥区管理水域范围,采取水、陆巡航相结合加强现场监管。
在最后钢箱梁起吊作业的19次临时性交通管制中,钱江海事还创造性的通过电脑动态系统以及“三防”涌潮警报器向辖区船舶发送临时封航的信息,同时在动态界面上设置断面提醒。从几次信息化封航的试点结果来看,锚地等候船舶锚泊秩序良好,海事艇的出动的频率也大大降低。既提高了管理效率,也节约了管理成本。
服务大桥施工,特殊时期海事艇充当“摆渡船”
这两年来,突发的恶劣天气较多,对大桥施工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今年6月因暴雨后七里泷大坝泄洪,钱塘江全线封航由于之江大桥施工作业船停航避洪,在主桥孔进行钢箱梁吊桩的桥面施工人员无法进出施工区域。为确保按时完工,钱江海事部门立即启动相应的防洪安全措施,专门安排海事执法艇接送施工人员,并及时通知上游泄洪及水位情况预警信息,使施工方能及时采取安全应对措施,确保安全渡汛。在“海葵”期间更是把保障桥区水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海事人员专程驱车去大桥项目部,督促施工单位强化建筑塔吊、钢箱梁等的加固工作和防台应急预案的落实,对施工船舶的防台措施进行详细检查。为确保万无一失,安排值班人员通过GPS和视频监控系统密切监控施工水域所有船舶动向,以防范船舶走锚和失控撞桥事故的发生。
随着之江大桥的顺利合龙,守护在旁的海事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在之江大桥全部完工之前,钱江海事将继续坚持这项守护工作,下一步将重点做好栈桥拆除等维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