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8月31日讯 “杭州的公租房可不可以分出一部分,给来杭求职的大学生提供过渡性短租服务呢?”昨天,本报关于求职公寓背后隐患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一大早,读者夏女士就打来电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像夏女士一样为求职公寓的未来出谋规划的热心市民还有不少。
昨天,记者带着读者们的建议咨询了相关专家,试图为杭州数百家求职公寓的阳光化探索一条新出路。
公租房短租?
听着美好却不现实
夏女士的建议听起来不错,但是否可行呢?一直关注公租房建设的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虞晓芬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这个建议出发点很好,但实施起来很困难。”虞晓芬说,目前大量公租房还在建造中,正式投入使用还需要等一段时间。而且从数据看,杭州新就业人员数量庞大,迫切需要入住公租房。公租房的供给量还不一定能满足这些需求量。拿出一部分短租给求职大学生过渡,恐怕不怎么现实。”虞晓芬说。
而管理问题也是公租房短租的另一大困扰。按照现有规定,新就业人员想要租赁公租房,一般需通过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由用人单位来为租房者作担保,会更便于政府对公租房的管理。”虞晓芬说,如果把公租房提供给来杭求职的大学生短租,则可能会出现公租房内会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谁来管理?怎么管理?都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专家建议:
政府扶持部分求职公寓阳光化
无法办理营业执照,也没有统一规范管理,“藏身”在杭城各个小区和农民房里数百家求职公寓在真空状态中遭遇发展困境。继续在小区、农民房中将求职公寓办下去涉嫌违法,但如果按正规旅馆的标准重开求职公寓,则难以负担昂贵的成本。而成本涨价势必造成的床位价格提高,也很可能让求职公寓失去现有的客户群。
“从业人员应该自律,尽量保证求职公寓的安全性,而政府部门应积极监管,并尽快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虞晓芬提出了一个较可行的建议:政府可以在现有的求职公寓中选择部分规模大、管理好的求职公寓,让他们搬到小区外,按照旅馆的各项标准管理,并对入住者的学生身份进行严格审核。同时,政府对经营者们相应高出的成本进行财政补贴,以保证床位价格不提高,满足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此外目前的求职公寓,只有住的地方,却没有体现出求职的功能。”虞晓芬说,政府可以在求职公寓内建设一个求职信息平台,将大量的招聘信息发布到这个平台上,方便入住求职公寓的求职者了解求职信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