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宓的画展“林间第二回”
浙江在线9月24日讯很少有画家像曾宓一样,在绘画以外,还有那么多的个人特色。
譬如他头上的那顶白帽,譬如他的画展总是开在“林间”,而且少不了古典音乐和孩子的身影。
两年前的农历小满,曾宓在杭州玉泉山谷的水杉林里举办的那场“林间”画展,让很多人记忆犹新。
两年后的秋分时节,昨天,曾宓的“林间第二回”开张了。
这一次在柳浪闻莺旁,桂香扑鼻的水南半隐。
一样挺拔的水杉,一样轻灵的古典乐,一样有孩子们跳着小天鹅的舞步为众人献艺。两个6岁的小主持人奶声奶气地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豁然开朗……”逗得众人哄然大笑。
“在人的潜意识中,永远存在着童心。凡能涉及这最淳朴的心态的创作,必能获得感人的效果。”已经79岁、胡子都花白了的曾宓,这回用尽了童心,画出的都是可爱的动物和自然。
展览将在明日结束,想去看的读者要抓紧时间。
每一幅画
都对应女儿的一首诗
50幅作品穿梭在林间,本身已然是画一般的意境。加上穿着芭蕾服起舞其间的孩子,以及身后那一湖秋水,更让人不自觉陶醉其中。
“这里的水杉很美,我的新作小品(指小的艺术品)也很美。让我高兴的是,它们之间是互动而不是相克。互动就是和谐,和谐就是美。”
这是上一回“林间”画展时,曾宓在开幕式上讲过的话。
那时,曾宓描绘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昨天的“林间第二回”,他画的是动物与自然的对话。
更别开生面的是,每一幅画,都应对着曾宓的女儿,在浙江省博物馆当美术编辑的曾莹的一首诗。
有人说,他们父女俩的关系就是一个“嗲”字,再看看如今女儿搀扶着老爸,鞍前马后照料的样子,不禁要为人间亲情感动。
譬如那幅《日长如少年》,一对鹅黄色的雏鸭交颈而卧,就是在追忆年少时的家庭温馨。曾莹诗曰:“春来早/不胜春/慵懒抬头/鹅黄相依映朝霞。”
另一幅《背负》上,在寒冷的冰雪中,小熊匍匐在妈妈背上。曾莹诗曰:“宝贝/你趴在我的背上/所以/整个世界/都上了我的背脊。”
有些作品更是童心盎然。
那幅《等等我》,猫妈妈回眸一看,小猫仔正在身后撒尿。曾莹的诗宛如无厘头的童谣:“风和日丽春正长,我和妈妈去山岗,走到半路嘘嘘忙。妈妈妈妈等等我,当年你也是这样。”
当人们走到一幅画着戴老花眼镜看报纸的猴子面前,许多人都不自禁笑了起来。
曾莹打趣:“说不定看的就是《钱江晚报》。”
这幅画背后的诗歌,颇有岁月积淀的幽默:“谢天谢地/我终于波澜不惊地老了/这样我才能/戴上眼镜慢慢坐下来/用昏花的老眼/看清文字背后的意义。”
坦诚真率
小品充满“正能量”
说起“林间”系列作品的创意初衷,曾宓坦言是基于一种责任,“人在自然,画在自然,我想借此提醒人们真爱地球,善待自然,爱护环境。”
曾宓是个敏感细腻的人。画笔下动物们的憨态可掬,大多来自他对生活的记忆。
他喜爱细节,善于观察。他的小品看起来风花雪月,却没有颓废伤感的无病呻吟。倘若用时下流行的词语形容,曾宓的小品总是充满“正能量”。
他特别喜欢瑞典小羊羔,因为它们的眼睛大而温情,所以在杂志上看见它们,曾宓就会把画片剪下来。
他还喜欢趴在母亲背上的小动物,它们仿佛像人类一样情感真挚。
爱自然和孩子,曾宓的画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宫崎骏的动画,温暖的想象、清新的童趣,还有一份无处不在的爱意。
“任何一个状态的生命,植物、动物或者人类,都应该被祝福,就像一朵花的开放。”善意和多情总是体现在曾宓的画中。他觉得,一幅好的作品,必须得到观赏者的共鸣,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看不见的合作。
“对艺术来说,不是可能不可能或者合理不合理,而是有情趣还是没有情趣。”曾宓说,“到底什么是绘画?把最通情达理的生活,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为可视的形象,就是绘画。”
“人最丰富而可贵的就是感情。绘画是表现这方面最为直接多样的。所以,坦诚与真率便成为艺术表现中最珍贵的内容。”曾宓说。
人物名片
曾宓:画家。1933年生,福建福州人,号三石楼主。196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浙江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津贴。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及讲学。出版有《曾宓画集》、《八十初度》、《林间》等多种画册和合集。
- 阴雨天适合宅在家 冷空气下的“无车日”西湖也遇冷
- 22日无车日西湖景区不见车流长龙 只闻桂花暗香
- 乘公交绕西湖一周只需42分钟 景区外堵车遭“吐槽”
- 吴菊萍当上西湖法院调解员 昨天试水解开一家人心结
- 一抹很灵的绿色 西湖景区环线公交外观方案确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