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杭州10月1日讯 乐清籍著名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南怀瑾,不幸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苏州与世长辞,享年95岁。南老仙逝的消息,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深切缅怀。
在网络上,人们纷纷转载南老逝世的不幸消息,转载他的传奇经历和精彩语录;在南老家乡乐清市翁垟街道,乡亲们更自发前往纪念馆,拉起横幅怀念赤子。温州市也已在筹备组织系列追思活动,传承发扬南老留给家乡的不朽财富。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乐清柳市区南宅殿后村的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孩提时就接受了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17岁时,南怀瑾除精研儒家四书五经外,已遍涉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同时苦心研习文学历史、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
早在50余年前,南怀瑾即在台湾讲述传统文化,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教化30余载,内容涵盖儒释道及诸子百家、医卜天文、诗词曲赋等,将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更加璀璨夺目的文化层面,并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虽然南怀瑾先后奔走于美国、欧洲等地,但他的心愿仍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晚年尤甚。他还积极支持家乡经济建设,为金温铁路的修建多方奔走筹资,最终促成了铁路的修建。在1997年8月8日金温铁路建成通车时,他还赋诗一首:“铁路已铺成,心忧意未平。世间须大道,何只羡车行。”此外,南怀瑾还筹资设立“光华教育奖学金”,为希望工程献拳拳爱心……
南怀瑾留下的《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历史的经验》等近50部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论语别裁》跟其他讲解《论语》的书不一样,其他的学者往往更多从学术角度来进行分析,但是南怀瑾先生能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进行文化普及的讲解,比较适合普通的爱好国学的人来读,所以文化普及、文化影响力非常大。”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林家骊说,南怀瑾的功劳就是把传统经典变得通俗易懂,变成大家感兴趣、并且能够普遍接受的东西。他的《论语别裁》一出来就流传得比较广,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南怀瑾之所以穷毕生精力研究国学,是因为他非常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林家骊认为,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也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他对中华文化伟大精神的坚守。
南怀瑾一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近年来,他长住在江苏吴江,在庙港兴建太湖大学堂,传道授业,专心从事文化事业,希望培育出术德兼修、知书达礼、心胸宽阔的学生。
告别南老师,但国学之路上,南怀瑾先生的身影常在。
- 国学大师南怀瑾去世 温州前往送别人员络绎不绝
- 文化老人南怀瑾走了 追忆他在太湖之滨的最后时光
- 南怀瑾遗体告别30日已举行 国家相关领导人发唁电
- 乐清人大主任证实南怀瑾逝世 称曾准备写回忆录
- 揭秘南怀瑾的太湖大学堂 听众“非富即贵”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