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挖潜”,脱去山野土货的旧衣裳
除了安全,果农最担心的是收成。
走下山来,林大姐正在门前晒着山核桃籽。她家的房子是去年新盖的,花了50多万元。林大姐家算是山核桃大户了,去年的产量就有6000多斤。
不过今年五六月份的时候,雨下得特别多,再加上台风过境,林大姐一直担心对山核桃的出籽率有影响。
还好,林大姐的心情总算在山核桃开采前好了起来,因为她得到消息今年干籽的收购价要比去年高出5元。“算算收入也不会比去年差了。”
林大姐笑着跟我们说,现在的山核桃浑身都是宝,除了核桃肉,还有很多赚钱的路子。
原来作为临安传统产业的山核桃,如今也正在转型升级。临安山核桃协会秘书长丁立忠说,从生产、销售到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山核桃产业越走越宽广,价值不断被发掘。如今,临安已经诞生了“山妹子”等数个响当当的山核桃品牌。
而在营销策略上,临安的山核桃也早已走出“土特产”的概念掣肘。时下,一颗山核桃能折腾出来的花样可不少:从椒盐、奶油山核桃,到一榔头敲出手剥山核桃,再从加工山核桃仁,到压榨山核桃油,制作核桃首饰,临安山核桃加工的转型升级在由表及里中不断深入“细胞”层面。
谈起山核桃,人们已经不仅仅简单地关注这棵“摇钱树”的产值有多大,讨论的更多的是山核桃的生态化经营、深加工、高附加值等命题。
近年来,临安山核桃文化体验馆建成营业、核桃文化节每年如火如荼,再到“中国山核桃之都”花落临安,都是临安山核桃在打产业文化这张牌。
变废为宝,山核桃开始赚“洋钱”
临安人的智慧,在山核桃身上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宝贝。
每年采收上来的山核桃中,有不少瘪籽或空籽,一般只能沦为污染环境的垃圾。但临安人却把山核桃与笋壳、蓝花布等素材巧妙结合,借炭绘等工艺,做成了手链、挂件、手袋等工艺品,很有市场。临安某山核桃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公司靠制作核桃首饰,赚了几万块。“虽然不多,但可很提气,我们很看好这条路子。”
变废为宝的华丽转身,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经被认为是废料的山核桃蒲。
据测定,一颗刚采摘的鲜山核桃,蒲的重量占70%,还有10%的水分。加工2万吨山核桃,意味着要脱蒲近8万吨。原本山核桃蒲这种强碱性物质,是临安一大头疼的难题。
而如今数种以山核桃蒲为原料的衍生产品在近年来完成研发,并投入批量生产。
除了制炭,在临安岛石镇,山核桃蒲壳还成为当地百姓栽培食用菌的肥料。村民帅胜杭的香菇基地,不仅解决了山核桃蒲壳难处理的问题,还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帅胜杭开心地说,去年,栽培食用菌用了60万斤的山核桃蒲壳。现在不仅他自己收集山核桃蒲做原料,一些路远的村民甚至花钱请他去拉山核桃壳。
由于山核桃蒲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加工出的产品特别适合花草的“胃口”,出产的花肥料产品还远销阿联酋、日本等地,冲出了长三角,赚起了“洋钱”。
- 恒康收购、姚生记加工 临安小山村响起山核桃奏鸣曲
- 来杭州的游人们轻松带回好心情 土特产已不再俏
- 产量降三成行情涨两成 今年临安的山核桃又贵了
- 淳安山核桃今年减产不减收 收购商户最近格外活跃
- 临安山核桃开打才两天 就造成4人死亡30余人受伤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