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2日讯 从外表看,很难相信这位皮肤黝黑、留着一圈小胡须的老人会是一位“骨灰级”的收藏家。60多平方米的店铺里,屏风、桌椅、坛坛罐罐,全都是他多年累积下来的藏品。 30多年来,他几乎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他所钟爱的收藏上。
胡景满说: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有着一个生动的故事。
古代钱币,诉说着双屿海上贸易的繁华
“上世纪80年代,六横人从海底挖贝壳烧制石灰,从海底捞上来不少古钱币。那时候人们还意识不到古钱币的重要性,往往都随手扔给小孩子玩。”胡景满回忆,时年不到20岁的他,对古钱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并订阅了收藏杂志,探究古钱币背后的故事。
胡景满说,他收藏的钱币,大多都是从海底挖掘而来的。横跨了南北宋到元、明、清等多个时期。说明六横附近的海域,自宋代开始就是繁华的海上贸易之路。“特别是近期关于双屿港的考证,证明双屿港位于现在的六横海域一带,这些古钱币,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当时海上贸易的繁华程度。 ”
百年龙裤,反映着六横的民间民俗
胡景满还收藏了不少旧时常用的生活用品,不少东西就连五六十岁的人也没见过。胡景满捧出一条精工制作的龙裤,上面绣着图案,这也是胡景满最为得意的一件收藏。“龙裤是从一位老婆婆手中收购来的,当时花了150元钱。 ”胡景满笑着说,这是老婆婆丈夫的奶奶做新娘子的时候,花了六个月时间做好给自己丈夫穿的。“当时老婆婆已有80多岁,这样计算下来这条龙裤的‘年纪’也有100多岁了。 ”
这条龙裤,现在依旧如新的一般。“漂亮的纹饰,考究的做工,针针线线都见绣工。 ”胡景满说,渔民干的大多是粗活,精致的龙裤一般只有在会客或参加婚礼等仪式时才会穿。
南宋餐具,记录着普通渔家的日常生活
在胡景满的展柜里,除了铜钱纸币,最多的是瓷器,其中有一套餐具组合是胡景满的心爱之物。
组合包括一个小碟子、两个碗、一个盘子、一把调羹。“这套组合是在台门渔港外面捡到的,曾经有省博物馆的专家鉴定过,是南宋时期的物品,而且是当时普通家庭所用之物。 ”胡景满说。
记者看到,碟子、碗相对较为粗糙,仅在四周刻画着繁体的“寿”字,而盘子和调羹比较精细:盘子上绘有莲花样的工笔画,调羹上画有三个人物,中间的人物头戴官帽。“这些物件应该都是南宋时期普通渔民家的常用物品,这也反映出那时的渔民比较富足。 ”
在胡景满店面的后间,还摆放着许多锡器、铜器、木器和画像徽章。他说:这些东西也就几十来元的价值,但都反映了当年六横人的生活习惯等。
- 10年收藏筷笼300余个 姜国亮的“筷意”人生
- 小巷京韵诉说幽幽岁月故事 翁文英讲述京剧的故事
- 接力钱江源头“第一水” 一个关于衢州水的故事
- 桐庐:“新农村电气化村”故事多
- 为了一头猪 金华人和安徽人在公路边吵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