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记者 施宇翔 见习记者 汪洋 通讯员 李敏吉 10月26日发自杭州
当东方刚刚吐露鱼肚白,有一群人,已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开始忙活起来了。
每当夜深人静,喧嚣的马路也安静下来,有一群人,依然在为这个城市做最后的“妆点”。
他们是城市的清道夫,不论风景如画的西湖边,抑或繁华喧闹的武林商圈,你总是可以看到他们标志性的身影。
他们是最普通、最底层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塑造了杭州的美丽轮廓。
他们就是环卫工人,简单、朴实,也是最可亲可敬的劳动群体。
去年,杭州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他们功不可没。今天是“环卫工人节”,一个属于他们的节日,我们走进这个群体,来了解环卫工人最真实的生活和工作。
杭城1.2万环卫工人“妆点”市容 70%为外来务工者
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杭州主城区共有环卫工人1.2万多名,其中男职工5000多名,女职工7000多名。他们分别从事着道路保洁、公厕保洁、垃圾清运、粪便清运等工作。
这1.2万多名环卫工人,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杭州户籍的只占了30%左右。从籍贯来看,第一线工作的环卫工人中大部分是外来务工者,主要来自于江西、江苏、河北、安徽、四川等地。
最明显的一个感觉,走在杭城的马路上找个环卫工人问路,大多数人,都操着外地口音。
正是这些外来务工人人员兢兢业业地奉献在一线,才有了杭州城市的整洁、美丽。
葛大姐是江苏宿迁人,今年是她和全家人来到杭州的第三年。
她和丈夫都是杭州下城区建北环卫所的环卫工人,比起自己的老家,葛大姐对杭州最大的感受是繁华。
“老家经济不是很发达,和其他老乡一样,想在大城市找份工作补贴家用。”葛大姐说,初到杭州的那一年,她对这座美丽的城市充满了憧憬。
像葛大姐一家这样的环卫工人“夫妻档”,在杭州并不是少数。
从河南老家来杭务工的赵士营、范玉兰夫妇在拱墅区祥符街道花园岗一带做了六年的环卫工人。
今年3月份,他们收到了社区的一份“礼物”。
在富丽堂皇的影楼里,他们免费拍摄了结婚26年来的第一套婚纱照。
看到照片中美丽的自己,两口子高兴地合不拢嘴,“杭州,是一个温馨的城市。”范玉兰感慨道。
每天早上5点左右,何雪华就来到工作的路段——拱墅区小河路,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擦电杆、垃圾箱、护栏,扫地和倒垃圾。
“趁着太阳还没出来,赶紧把能干的活都干了。”
37岁的何雪华,四川南充人,是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市容环卫所的一名环卫工人。
从10年前,她和丈夫一起来到杭州,何雪华一直从事环卫工作。“在老家只能种田,还要照顾家人,一年到头,忙里忙外没多少收入。”这是她来杭打工的理由。
环卫工人正在巡查路面
杭城环卫工人收入有多少?抽查若发现垃圾等于一天白干
杭州市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94.8%的游客认为杭州已成为国内最清洁城市之一。而这一赞誉,当属于工作一线的环卫工人。
辛苦付出的背后,他们得到了怎样的回报?杭城的环卫工人,他们的收入情况如何?
安徽的老吴今年45岁,他告诉记者以前没有签合同时,每月收入只有600--700元左右。“从2009年开始,工资几百几百地加,现在每月基本有2000元了。”
记者了解到,2009年底,浙江省政府出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生活条件促进环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环卫工人的月收入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十年前,一位临时工性质的环卫工每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现在一线环卫工人的年平均收入为3万~5万元,是按照城市最低收入标准以上增加10%~15%核发的。
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处副处长黄萍告诉记者,为了提高一线环卫工人的收入,杭州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
从去年4月开始,环卫工人月收入分为两部分,一块是基本工资,按1441元(按当年杭州市城镇职工最低标准上浮10%)计算,另一块是岗位津贴,按每上一天班以10元计的标准发放。若加班,则一律按国家规定发放加班。此外,环卫工人还享有五险一金。
黄萍称,从纵向比较,环卫工人近几年的收入呈现成倍的增长。
不过她也坦言,比起社会中的其他高收入群体,环卫工人的待遇依然有待提高。
采访中,江苏宿迁的葛大姐向记者“诉苦”,环卫工人的待遇的确有了提高,然而杭州的高房价、高物价还是让她觉得到处充满了压力。
葛大姐一家租住在杭城华景北苑的一个地下室里,20几平米的“小黑屋”里住了4口人,除了她和丈夫,还有儿子和刚出生的小孙子。
自从小孙子出生后,家里的负担一下子重了起来,房租、水电费、各种生活开支……现在又多了小孙子日常吃喝拉撒的费用。
“虽然还没达到入不敷出这样的境地,但确实感觉压力挺大的。”葛大姐向记者坦言,现在去趟菜场,都不敢买太贵的菜,大商场的那些衣服、家电她更是想都没想过。
“我现在只希望自己多干点活,多挣点钱,用不了多久,小孙子就要上幼儿园了。”谈到自己的心愿,葛大姐如是说。
张师傅来杭州做环卫工作已经六年了,他负责打扫建国北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口往东方向的一百多米路段。
“我和老婆都在杭州当环卫工。”张师傅说,由于妻子还要打扫厕所卫生,所以单位给他们提供了免费的住处。
“房间有七八个平米,我感觉还可以。”张师傅一边清理地上的落叶一边告诉记者。
张师傅说,平时打扫卫生得格外小心,如果被市政与环卫所检查到有白色垃圾,一次要扣掉50元。
“我们上一个班才60元,要是扣掉50元,基本一天白干了。”张师傅说,尽管自己很小心,他一年还是会有几次被扣钱。
日常工作
除了生活中的各种艰辛,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也一直遇到其他的困扰。
其中的一种,便是马路中央疾驰而过的机动车。
近日,一则新闻在网络上迅速走红,该新闻称,据宁波城管市容环卫部门统计,2009年到2011年,宁波总共349名环卫工人发生车祸,有20名环卫工人死亡。
这个数据,相当于每4天就有一个环卫工人发生车祸。
采访中,记者也和很多环卫工人谈到这些问题。
一说到安全,葛大姐皱起了眉头。“他们(机动车驾驶员)从来不会让我们,都是我们等他们驶过后再小心通过。”
葛大姐跟记者笑称,自己每次都是在“礼让”私家车。
白天的早高峰,这种感觉最明显,“可能他们急着上班吧,这个时候车速特别快,只能自己长个心眼。”
葛大姐说,等红绿灯的时候,很多车主会从车窗里随手扔出东西,烟头、纸巾、可乐罐等等。
这些垃圾落了地,就成了环卫工人们的“份内活”,葛大姐说,每次看到这样的情形,她只好小心翼翼地从车流中穿过,捡起垃圾,无奈地摇摇头。
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处副处长黄萍称,相对于宁波,杭州的情况要好一些。
从2010年到2012年,杭城的环卫工人共发生车祸的次数为21次,共造成2人死亡。
其中2010年发生车祸11次,死亡2人,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发生了5次,没有人员死亡。
黄萍称,这个数据,是环卫工人在上班过程中发生的交通意外,不包括上班途中和下班途中。
每个环卫工人,都购买了一份意外伤害险,由政府埋单。
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每年要为杭城1.2万环卫工人购买总额为35万元的意外伤害险。其中40%由市财政出资,60%来自区财政。
一旦有环卫工人遇到意外,最高可以得到8万元的赔付。
“这份保险范围很广,即使是环卫工人在家中摔了一跤造成了伤害,也可以获得赔付。”黄萍告诉记者。
黄萍透露,从2009年实施这项措施以来,截止到去年年底,已经有37人因交通事故获得了保险赔偿。
有这样一份保险为环卫工人“保驾护航”,不少环卫工人认为的确踏实了些,但路面上作业的危险,仍然无处不在。
因车祸受伤的陈阿姨,至今仍留有后遗症和伤疤
江西人陈阿姨向记者讲述了她的经历。
2009年年初,陈阿姨在体育场路的阿波罗男子医院门口清理垃圾。突然,一辆车从身边开过,陈阿姨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车子撞上了……当场晕了过去,等她醒来时已经躺在医院了。
陈阿姨头部受伤,右边脸颊从耳根到下巴部位还留有长长的被针逢过的印记。
另外,她的鼻梁被撞断了,至今只能用嘴巴呼吸;右边眼窝深陷,额头骨与左边相比也明显塌了下去。
车祸之后,陈阿姨得到了十多万元赔偿,这些包括了她的医疗费和其它所有费用。
经济上虽然得到了补偿,但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却没办法消除。
“风大的时候还是会头痛。”陈阿姨说。车祸之后,她脑海里总是会回想起撞车时的画面。
迫于生活的压力,陈阿姨在家休养了不到一年又来杭州工作了。
“我现在每天出门前,都要祈求上天保佑平安,除此之外,没别的要求。”陈阿姨告诉记者,相比起收入多少,健康平安才是她的最大诉求。
在杭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处副处长黄萍也和记者聊到了马路中的那些“杀手”。
“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了,环卫工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黄萍表示,这个压力来自两方面,首先是自身的安全问题,车辆一多,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自然受到更多的威胁。
其次,由于各种不文明现象的存在,城市主干道上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对环卫工人来说,加大了清扫的难度。
“特别是一些运输渣土的工程车,有时候车辆经过,渣土也随之掉了整条马路。”黄萍说,这些工程渣土,清扫起来难度很大,环卫工人往往要费上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解决”它们。
一名环卫工人正穿越马路
政府没有忘记他们 建立多种设施让环卫工人在杭州不孤单
面对“城市美容师”无私的奉献,相关部门也看在眼里,近几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让他们辛勤工作的同时,收获一份安慰。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环卫工人每天的工作,基本上都要和灰尘打交道。于是,皮肤病等疾病侵袭着他们。
今年7月25日,杭州在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建立健康服务站,让环卫工人能“首诊在基层”“小病不出厂”,切切实实为他们送去了关怀。
在健康服务站中有诊疗房、小药房,日常检查所需的血压器等仪器也都配备齐全。
服务站开设了皮肤科、心内科、内分泌血液科、消化内科等环卫工人常见病、多发病的科室,每周一、三、五的下午由杭州市第三医院副高职称及以上的医生前来坐诊。
住房问题,一直是省外来打工的环卫工人们的一块“心病”。
据黄萍了解,目前杭州的一线环卫工人队伍中,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都住在比较偏远的农民房,面积约10平方米,房租在200元到400元之间。
《杭州市容环卫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杭州已为1748名环卫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了住房问题。
如何丰富环卫工人下班后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相关部门一直在考虑的一个问题。
最近,西湖区城管局新建了一个“环卫新杭州人文化家园”,让辖区内的环卫工人有了一个学习、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这个环卫工人文化家园就建在文新环卫所内,是一幢新建的二层小楼。一楼有多媒体教室、电子书屋和职工浴室,二楼则是一个大大的休闲茶吧。
多媒体教室大约100多个平方米,里面有一台60寸的大屏幕电视机、音效一流的音响以及投影仪和大幕布,可以让环卫工人们体验到在电影院看电影的乐趣。
如果环卫工人想在工作之余锻炼一下身体,也可以去多媒体教室,这里还摆放了乒乓球桌、跑步机、脚踏车等多种健身器材。
西湖区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除了这个文化家园,明年西湖区环卫服务中心还新建一个体育俱乐部,丰富环卫工人的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