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辑 吴晛
浙江在线杭州11月27日讯(记者 戚珊珊)提到“社工”,不少人会以为是社区工作者,其实不是,“社工”全称为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我国社会工作事业起步较晚,因而社工被冠以“新生“职业。
11月21日,在杭州举行的2012年度浙江社会管理创新暨浙江民政论坛上,来自中山大学的罗观翠教授作了一场有关社工的演讲,有浙江社工领域人士这样感叹“犹如春风拂面”。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工体系已相当完善和专业,社工们是维系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预防犯罪,特别是预防青少年犯罪、老人陪护等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方面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
专家认为,国内社工未来的发展道路是专业化、职业化。目前看来,“专业化”似乎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这一点,在浙江省也能找到注脚。
杭州金钗袋巷87号,穿过“中国社区建设展示中心”,最里面的一间仿古建筑是上城区上羊市街社区办事大厅。上羊市街是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诞生地,今年26岁的管艳娟就在办事大厅上班。
管艳娟是浙江树人大学社工专业05级学生,2009年毕业后进入上羊市街社区。她刚刚考出了社会工作师资格。和同专业的大学同学相比,在社区工作的她也许算是专业最对口的一个。
浙江省民政厅社会工作处副处长任晓林介绍,在浙江持有社工证的人数共有7250人,当中70%的人在社区,20%的人在公益福利类机构,还有一小部分在高校、民间组织等其他领域。
严格说,管艳娟是一名社区工作者,4年本科的学习实践已经在她身上植入了“社工”情怀。
这种情怀表现在,司职福利保障委员的她每个月都要上门走访社区里的老人,“对我来说,这不是一种任务,走访这几天反而是我最开心的时候。”这个月,她要走访66户,把居家养老服务计数卡发到老人手中。这66户分布在4个小区,全部发完要用上好几个半天的时间。
管艳娟走访社区老人
26号上午,我跟她一起走访了袁井巷小区,终于体会到在频繁上楼下楼的过程里为何还会蹦出开心因子。常常是一敲门,门还没打开里面已经传来声音,“肯定是小管来了!”很多老人一看到她就笑逐颜开,开始拉家长里短。
“其实填志愿的时候,社会工作是我的第四专业,后来是被调剂过来的,不过学了后我觉得挺适合我的。”
上羊市街社区里有社工全国证的有5个人,但社工专业毕业的就她一个。“会有些压力,不能不做点成绩出来。”有机会的时候,她也像一名专业社工一样做一对一的服务。
其中有一个案例,一个20岁的湖北姑娘跟父母来到杭州,因有听力残疾非常自卑,甚至不愿与家人交流。在征得家人同意后,管艳娟展开了一对一的服务,经过数月努力与姑娘交流,帮助她扩大交友圈,改变她与母亲的沟通方式,使母女俩消除隔阂,还请了残疾人艺术制作中心老师的教她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基础。
“第一年规定我们是不能做一对一的,经过一年对居民都熟悉后,第二年才开始试着做一对一服务,现在快第4年了,终于觉得有点感觉了。”
任晓林坦承,目前我省社工发展还处于萌芽发展状态。而依托于社区发展,专业化、人员结构、制度配置、岗位配备、服务提供有效持续上都不算高,要跟广东相比还很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