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浙江 | 即时报 | 时政 | 民生 | 问政 | 人事 | 娱乐 | 街拍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 论坛 | 民情巷 | 微博 | 微评论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键词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推倒重建难、只加固居民反对 朝晖变形房何去何从
延伸阅读

   浙江在线12月20日讯 杭州有一幢建造于1983年的住宅楼——因为是危房,从来都没有这样被关注过,社区、街道、住建局,以及原产权单位都在积极行动。

  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但这幢位于朝晖六区67幢的居民楼(本报前日《关窗用蛮力,关门用锉刀这样的“变形房”还能挺多久》在A10版详细报道),其命运正在改变,而有关房子安全的关注在更大范围内发酵。其核心是,从1994年房改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原先房子出问题有“公家”一手承揽的局面一去不回,随着越来越多“曾是大公房,现为小私户”的出现,这些房改房的房主在房子遇到问题后该怎么办?这将是摆在房管部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96068热线烫手:我住的老房子安全吗

  朝晖六区67幢被鉴定为“严重损害房”,住户担心住房安全的报道刊登后,本报96068热线工作人员成了临时咨询员。不少市民电话里表示,他们的住房也存在沉降、开裂等类似问题。

  “我这几天一直留心媒体的报道,无论是宁波倒塌的那幢房子,还是朝晖六区67幢出现了墙面脱落、裂缝,之所以这么关注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家的情况比报道中的更严重,这到底该怎么办?”

  杭州建工新村一住户给本报电话,说他现在住着的房子已经建了50多年,不说墙面,连钢筋都开始烂了。她说只要一到暴雨季节,社区就会要求他们转移。“暴雨来时要搬家,平时是修补不断,但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同在杭州下城区,陈女士来电话反映的是武林路458号1幢。“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想起墙上的裂缝就会睡不着。”她说,整幢房子的墙体裂缝从一楼一直延伸到五楼,整体墙面也发生了严重倾斜。“住户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但斜着的墙面是看得清的。”他们希望媒体介绍如何获得房屋鉴定机构等部门的帮助。

  和这些单元楼不一样,杭州江城路附近还有不少单栋民居。一位社工对本报说,这附近的出租户很多,但也有一住就是40多年的“老杭州”。“平房怕下雨,两三层楼房怕台风,每年雨季,我都要去帮忙。”该社工说一到雨季,他们会先备好抽水泵,预防积水。社区还需24小时不间断值班监控。

  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光杭州下城区,最近2天就接到有关危房反映10余起,绝大多数和房屋开裂、渗水有关,甚至也有地基沉降房屋倾斜等情况。

  可喜的是,有关机构、部门正在积极介入67幢的问题。

  6个部门为朝晖变形房积极运作

  记者了解到,67幢所在的大木桥社区及朝晖街道已经开始走访居民,并收集了相关资料。朝晖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吴琳说,针对该问题街道曾做过多次工作,也向上级部门进行过专项汇报。街道城管科对住户的安危十分关注,他们会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协调各方,尽力保障住户安全。

  城北房管站主要负责房屋维修,该站技术人员说,如果67幢需要进行室内裂缝修补、渗水处理,他们马上行动。

  “从67幢第一次检测报告出来到现在,相关领导一直十分重视。”原产权单位浙江某高校公共事务管理处王处长说,对于该幢房屋,有关方面共进行委托鉴定3次、加固2次、征求意见3次,2010年甚至还申报了一笔400万元的资金用于对67幢的整修加固。“40户住户,意见并不统一,甚至有居民签了联名信拒绝加固。”他说,从1994年房改后,其实67幢已经成了个人私房,并各自办理了房屋产权证。

  “目前共有三种方案可以选择:局部整修、整体加固、推倒重建。前两种目前不被居民认可,后一种方案我们又无力实现。”房屋推倒重建一方面需要危房鉴定报告,另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的审批招标——这些都是原产权单位无法做到的。“最好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王处长承诺在具体方案出台前,会安排技术人员对67幢的渗水、裂缝、倾斜严密监测。

  “朝晖小区是个老小区,辖区内还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砖混房。”下城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市民反映他们的处理方案是:先记录登记,然后实地调查,并在技术人员整理会商基础上向市住建局汇报。

  “要处理好67幢的问题,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协调,我们会马上召开专题会议寻找对策。”该负责人承诺,住房安全高于一切,区局能解决的马上展开工作,困难很大的会立即向市局汇报。

  67幢的房子是否安全,应该进行什么方式的治理,最后要参考的是一份鉴定报告。对此,杭州市房屋安全鉴定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需要再次鉴定,他们一定会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检测,同时在技术上提供帮助。

  至此,社区、街道、房管站、住建局、原产权单位、鉴定中心六个部门为67幢积极运作起来。

  紧急问题可向房管部门967111求助

  从1994年房改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原先房子出问题有“公家”一手承揽的局面一去不回,随着越来越多“曾是大公房,现为小私户”的出现,这些房改房的房主在房子遇到问题后该怎么办?——67幢是一个标本,这将是摆在房管部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这的确是一个考验我们的问题,没有充分的经验可以借鉴。”杭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公房被分割过户给多个住户后,原单位就已经不再是实际意义上的产权人。也就是说原先的单个产权人变成了多个产权人,如果房屋需要修缮则需要住户集体表决并分摊费用。“理论上如此,事实上更不具备操作性。”

  杭州市下城区住建局房产科负责人证实,他们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原先的单位不管了,现在的住户意见又不统一,很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辖区内就有这么一幢住宅,加固工程为期1个月,而前期沟通协调花了8个多月。”

  他认为危房是外在表现,其原因可能和房子的设计、施工、材料、环境、使用等环节有关,因为历史久远,当年很多建房单位都消失了,找不到单位更找不到人。而找不到人就意味着解决问题全部依靠政府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的描述不是在倒苦水,这是一个新课题——单位公房变成私人房产后,原产权单位不再负责维修;同住一幢居民楼的众多住户往往意见不统一;即使有一个共同诉求但缺乏组织者;公共场地几乎无人管理……

  记者了解到,针对这些棘手的问题,目前杭州的临时性做法是求助房管部门应急电话967111;通过社区、街道向主管部门传递意见。职能部门会根据需要召集各方协调,并给出具体方案。

  但当这些居民楼在越来越接近设计寿命的时候,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会越多,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制度保障,届时房管部门将面临巨大压力。群众利益无小事,危房更是涉及相关住户的生命安全,对此,本报将继续关注。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