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惊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
浙江在线杭州5月3日讯(记者 戚珊珊)第一次走上省人民大会堂汇报事迹,胡惊雨觉得很紧张,她特地穿了一身黑色套装,让自己看起来成熟一些,也能壮壮胆。
别小看这个1990年出生的女生,在今天举行的浙江省纪念“五四”运动94周年大会上,她被表彰为2012年度“浙江杰出志愿者”之一。
青春也许夹杂着羞涩,但并不影响追梦的步伐,就像今年大会的主题“青春中国梦”,青年们正在用热血燃烧自己,实现梦想。
坚守承诺实现“支教梦”
2005年,还是高中生的胡惊雨来到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过暑假,当时她的爸爸在那里工作。有一天在一所中学门口,她看到一张单子,说来自新西兰的司棣华老师在初中教暑假班英语。
喜欢英语的胡惊雨便去听课,两人就此相识。“她上课是纯英语讲的,教比较简单的英语,她发的卷子上面有图片,孩子们很愿意接受这样的授课方式。”胡惊雨说。
司棣华不仅在暑假支教,平时也坚守在这里。当胡惊雨离开塔什库尔干时,司棣华告诉她,“新疆很需要英语教师,如果你以后有机会也可以来支教一段时间。”胡惊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后来,胡惊雨考上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国际商务管理专业。想到将来要去新疆教孩子们英语,她特别加强英语学习,一有空就去做英语家教。
2010年,大学毕业的胡惊雨,在宁波找了份教英语的工作,但她心里一直惦记着自己当年的承诺。她不断地通过网络联系支教的事,终于联系上了鄯善县达浪坎一中,该校需要英语志愿者。于是,2011年9月,胡惊雨辞去工作,只身去了新疆。
支教,完全是义务的,既没工资也没补助,连路费都是自己出的。达浪坎一中有13个班级,300多名师生。除了胡惊雨,所有师生都是维吾尔族人,她被安排负责8个班级的英语教学。
刚去时,她住在学校的一间小房子里。没几天,她得知由于学校宿舍有限,几名离学校很远的学生每天不得不赶回家居住后,她便搬到了一间废弃的地下室里。因为地方阴暗,各式各样的虫子常常爬进来,好几次半夜她被爬到自己脸上的小虫子吓醒。
双休日,她经常应邀到当地的孩子家中做客,夏天和孩子们一起露天睡在房顶上,看星星月亮。她当然也会想家想父母,但马上她就告诉自己:“现在通信很方便,我可以常给我爸妈打电话。支教的这段经历,是我最为宝贵的人生财富。”
帮助沙漠孩子实现“寻海梦”
胡惊雨说,在新疆的日子也很幸福。沙漠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渴望,学到新知识后的喜悦,让她觉得再苦都是值得的。幸福的元素充满了整个一个的支教生活。
但是最直达她内心深处的是,她的梦想还与沙漠孩子们的梦想撞在了一起。沙漠严重缺水,一场雨、一条河是他们生命的希望;一个湖、一片海,是他们几代人心中遥不可及的梦。当知道她来自宁波这座海滨城市,孩子们一直追问她,海是什么样。
她告诉他们,海就像天空一样湛蓝,这让他们有无限的遐想,我永远记得当孩子们看到我电脑里一组宁波沙滩海洋的照片,脸上流露出的惊讶和向往。
“如果能去海边玩一下,那该有多好啊!”一个孩子脱口而出的话,让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去年3月,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网上发起了“沙漠孩子寻海梦”,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带孩子们去看一次海。
令人兴奋的是,有爱心人士愿意出钱资助,有企业愿意提供路费,她的母校也跟她联系,希望两地孩子能手拉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夏天,25个孩子人生第一次看到了大海。尽管路途只有4千多公里,但对这些孩子来说,那就是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在松兰山的沙滩上,孩子们将家乡的沙子洒在这片充满爱意的海洋里,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幸福。“那一刻我感觉特别幸福,因为在我的支教梦里还实现了沙漠孩子的寻海梦,梦想也因此变得更加色彩斑斓。”
结束支教后,胡惊雨一直在做结队助学。下个月,她将再回新疆实施第二所学校贫困生的结对计划。让她意外的是,散会时,年度“浙江杰出青年”获得者、杭州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宗馥莉向她走来,笑问可否一起去支教。
会议表彰了浙江杰出青年、杰出志愿者、杰出志愿者服务集体和新锐浙商。除了胡惊雨,还有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背母上班的陈斌强,浙江杰出青年代表、中国计量学院材料学院院长徐时清等优秀青年代表,也在会场讲述自己的“中国梦”和追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