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5月27日讯(记者 施宇翔 通讯员 西法)保姆照顾了自己十几年,杭州一位老伯决定把名下的一套房产赠给她,并写下了遗嘱。老人过世后,保姆拿着遗嘱欲继承房产,被老人的子女拒绝,由此引发了一场纠纷……
这是今天上午,记者在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了解到的一个案子。西湖法院今天刚刚成立了“诉调对接中心”和“诉讼服务中心”,除了办案以外,今后辖区内的市民如有法律咨询、来信来访、判后答疑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到这两个“中心”寻求帮助。类似这样的纠纷,也能找到圆满的解决方案。
西湖法院成立“两中心”为民便利
西湖法院一直是杭城法院中有名的收案“大户”,2012年该法院收案便达到15689件,审判人员人均结案274件,是全省的1.8倍,全国的3.5倍。
为了让群众诉讼更为便利,让法官更能集中精力办案,我院从去年底开始调研,内部进行重新整合,谋划新的诉讼服务模式。成立了诉讼服务中心,将送达、咨询等事务性工作集约化处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达到“少跑腿,少等待,好办事”的效果。
另一个“诉调对接中心”是西湖法院承担矛盾纠纷分流和督办重要职能的全新机构,即诉前调解工作室、诉调对接工作室,由杭城著名的法官陈辽敏担任主任。
据悉,该中心将对适合立案前调解或其他非诉讼纠纷化解方式处理的矛盾纠纷,由诉调对接中心引导至至区司法局驻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先行调解或者指定给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
“房产赠保姆”案顺利调解
在今天的成立仪式上,陈辽敏讲述了一个争议比较大的调解案例,在法院特邀调解员的调解下顺利解决。
2002年,安徽人马某受聘到当年60多岁的张某家做保姆,负责照顾张某父亲以及张某夫妇的生活起居,生病期间的护理等事项。
十几年来,张某的父亲和妻子相继离世。
2012年,张某决定将登记在自己名下的一套90多方的房产赠与马某,为的是感谢其十几年的悉心照顾。
这套房产由于地段优越,经估算,市场价值在300万以上。
临终前,张某把那套位于西湖区的房屋房产证和馈赠遗嘱一份交付给了马某。
当年8月份,张某离世,老人的三位子女马上让保姆马某搬出该房屋。
马某拿着遗嘱和房产证,诉至西湖法院,要求按照遗嘱继承该房产。
其实,类似的案件在国内也出现过,有的判决保姆胜诉,支持了保姆的诉请,但有的以违背公序良俗为由判决驳回保姆的诉请。
西湖法院第一时间将该案委托给特邀调解员盛昌满律师进行调解。
盛昌满律师告诉记者,通过他们的详细了解,保姆马某的确在十几年里兢兢业业,为张某一家服务,而且人也比较老实。
经了解,张某的几名子女经济条件也都比较好,盛律师和人民调解员数十次通过电话、当面调解等方式反复做各方当事人的工作,不断地缩小双方之间调解的差距。
最终,张某三子女一次性支付保姆马某补偿款17万元,马某放弃张某所出具的遗赠遗嘱所确定的房产的继承权。(以上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