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浙江 | 即时报 | 时政 | 民生 | 问政 | 人事 | 娱乐 | 街拍 | 图片 | 视频 | 专题 | 论坛 | 民情巷 | 微博 | 微评论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关键词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中国式小升初”重质量轻特色 全社会都被裹挟其中
延伸阅读

在“小升初”这场大会战中,学生、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被裹挟其中。

  底层人们获得“成功”的几率越来越低,“考试成才”则是当下相对公平和透明的渠道。掌握了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的学校,自然受到家长们热捧。这正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

  全社会被裹挟

  无奈和焦虑正成为民办初中遭热捧所衍生出来的普遍情绪,且波及面愈来愈广

  显然,这场没有硝烟的初中遭热捧大会战,学生、家长、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被裹挟其中。

  “上了好初中,才能上省重点”的想法直接刺激着小升初热点学校考试现场的火爆。在哈尔滨,超过5000名小学生参加了某民办中学小升初综合素质测试,个别知名民办初中录取比例高达16:1。而在成都,民办学校“小升初”本地生源测试拉开帷幕,大部分学校的考试都集中在周末进行,当地记者随机采访十余位“小升初”学生家长后得知,他们的孩子两天内最少都要考两场。其中一些热门民办中学,由于考生人数众多,不得不增设考场。

  杭州虽然近年来一直在对小升初方案进行改良优化,比如扩大民办初中自主招生份额,不得对报名学生进行考试等,但依然难以彻底化解众多生源争夺有限优秀教育资源的矛盾。

  被裹挟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到焦虑和无奈。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取消小升初考试,本是为减轻学生负担。但是,几年实践下来,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连家长都被绕进去。这大概是“小升初”学生家长们面对的最大的无奈。

  而官方也有自己的困惑。“我们在公办初中,已基本上做到了均衡,实现了就近免试入学,民办初中还存在择校现象。但就是这少数的择校现象,却弄得整个社会很焦虑,义务教育均衡的工作也被否定。”曾有分管教育的官员向媒体坦露心中的抱怨。

  日前,记者试图就杭州市在“小升初”招生模式上的探索和实践,采访杭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蒋锋,被他婉拒,“这段时间确实比较忙,每天都焦头烂额”。

  无奈和焦虑正成为民办初中遭热捧所衍生出来的普遍情绪,且波及面愈来愈广。

  这一切的根源又在何处?

  家长们的焦虑

  焦虑的根源,或许是社会对成功过于单一的判断体系。这种判断一个人“成功”的依据,往往是拥有钱财多以及社会地位高,这也决定了实现这类成功途径的单一化

  网上搜索“民办小升初”加“家长论坛”,大约可以搜到2400000个搜索结果。各个城市的相关论坛里,家长们都在交流如何让孩子能进入理想的民办初中,并相互给出一些信息、经验和教训。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中国家长对“小升初”的关注与参与度。

  担心孩子进入一所质量一般的学校,今后处于升学劣势,所以即便有就近免试入学的机会,父母一般也会放弃,宁愿去拼民办学校几十分之一的入学机会。其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少数名校带动了整个地区的择校热,而这些学校为了选拔学生,也不得不在测试环节大做文章。

  表面上看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有让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但实际上暴露的是父母们的焦虑。

  这种焦虑,表现在家长早早将自己角色代入到孩子身上:部分家长由于对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成就不是很满意,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实现自己内心一直埋藏在深处的那个“我”的愿望;一部分家长属于奋斗成功型,对竞争有着片面的理解,把自己一路竞争过来的所谓“成功经验”,强加于孩子身上;一部分家长则认为,孩子虽然有他自己的路径,但作为父母必须使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以求问心无愧。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属于从众型,哪里热度高,他们就往哪里去,认为这样不吃亏。

  焦虑的根源,或许是社会对成功过于单一的判断体系。这种判断一个人“成功”的依据,往往是拥有钱财多以及社会地位高。这也决定了实现这类成功途径的单一化。底层人们获得这种“成功”的几率越来越低,而“考试成才”则是当下为数不多的相对公平和透明的渠道。

  在这种社会现状中,掌握了相对较好的教育资源的民办初中遭到热捧,也就不足为怪。

  教育资源不平衡

  这是民办初中遭热捧的实质原因。根据办学质量择校,而非根据办学特色择校,正是“中国式小升初”的择校特色

  著名教育专家熊丙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家长的焦虑心态只是造成“小升初”择校热的表面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这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问题。不同城市存在差异,同一个城市存在区县之间的差异,在同一个区里存在学校与学校的差异。

  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选择了走培养“尖子”的精英教育路线。层层设置重点学校的制度,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拉大,造成大批“弱校”、“差校”,成为阻碍教育公平实现的一道“硬伤”。

  随着《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各地都逐渐理顺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体制,其中有不少地方将办学质量较高的初中、小学转制为民办学校,换句话说,“好学校”都集中在民办领域。

  “好学校抛出去后,政府要做的,应该是缩小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差距,但政府做得远远不够,导致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熊丙奇说。

  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私立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差别,通常不是基本办学条件方面的差别,而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办学特色上。

  因此,从国外经验看,90%是公办学校,其资源是均衡的,10%的私立学校可以择校,学生不是根据办学质量择校而是根据自身差异择校。

  而在我国,目前普遍的问题是,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存在较大的教学质量差异,因此,根据办学质量择校,而非根据办学特色择校,成为“中国式小升初”的择校特色。

  熊丙奇认为,如果学校之间在教育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家长肯定都希望孩子上好学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政府部门最主要的工作,是努力增大教育投入,均衡教育资源的配置,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差异,包括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差异。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靠管住学校‘招生’环节而不缩小办学差距的行为,只能是南辕北辙,是表面作为实质不作为。”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新闻-每日关注】杭州:领导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将点名通报-浙江新闻

小伙遇车祸遭拦腰碾压
世界500强高级女白领被迫请假照顾双胞胎女儿
23天里1家法院受理31件危险驾驶案 9种醉驾要加刑
杭黄铁路工程获批 2018年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黄山
浙江新增5例H7N9禽流感病例 杭州活禽交易全部暂停
行人擅闯机场快速路被撞后遭反复碾压 责任怎么判?
"单独"二孩准生证起码要7种证明 最快节后申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