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浙江省、杭州市分别公布了上半年统计数据。
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169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0.7个百分点。
上半年,我市经济逐季回升,实现生产总值3632.4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0%,比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两组数据。
上半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492元,增长9.1%,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2263元,增长10.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分别增长6.5%和7.6%。
上半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89.05亿元,增长7.9%,增幅高于一季度1.6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42.09亿元,增长14.3%,增幅与一季度持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15.1%,比重达到97.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非税收入下降9.6%,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力度持续加大。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76.58亿元,增长3.0%,增幅比一季度回升3.5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上半年,杭州市的GDP增幅略赢全国水平,而杭州人的人均收入增幅则跑赢GDP增幅,但财政总收入增幅则跑输GDP增幅。
现代服务业撑起半壁江山
信息软件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优异表现,确保了上半年全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51.32亿元,增长9.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56.4%,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金融业:杭州的余额宝吓了全国一跳
“话说支付宝多了个兄弟叫‘余额宝’,哥这‘月光族’也成理财人士了”,在杭大路一间酒店工作的赵琦在微信朋友圈里吐槽。
7月18日,上淘宝网购物的赵琦突然发现在页面上多了个“余额宝”,旁边的广告语“余额宝,会赚钱的支付宝”,激起了他的“发财梦”。经过一番了解,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打了4000元进去,第二天又把银行卡内的4.6万元存款统统转入余额宝。
“余额宝真心不错的”,赵琦盯着电脑屏幕两眼放光——账户里清晰地显示,转到余额宝的5万元,短短5天就收益了24.4元。
今年6月支付宝与天弘基金联合推出的余额宝是一种“钱生钱”的理财服务。用户存钱到余额宝就相当于通过支付宝网站购买货币基金,可以获得相应的基金收益,还能随时用于网上购物。而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相当于赎回货币基金。
余额宝的腾空出世可谓给草根阶级的理财之路创造了一条低门槛的通途。对于存款微薄的“月光族”来说,银行的理财服务门槛太高,活期存款的收益率又太低,存兑便捷的余额宝无疑成了这部分人的最佳理财选择。
在业界,余额宝被视为互联网和基金理财产品融合创新的产物,自6月13日上线,截至6月18日晚上9点30分还不到6天时间用户数已突破100万。值得注意的是,余额宝用户的人均投资额仅为1912.67元,而传统基金理财户人均投资额为七八万元。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正体现了普罗大众碎片化理财的巨大长尾潜力,也是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的一个重要信号。
据统计,余额宝诞生不足1月,资产规模已经突破百亿元。甚至有业内人士估计,余额宝有千亿级别的发展空间。“杭州的余额宝吓了全国一跳”,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说得夸张一点,全国的基金公司都在酝酿着到杭州来学习经验。”
2013年上半年,正像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异军突起一样,杭州金融业也发生了让人惊讶的变化。从投资看,金融业投资增长高达6.4倍,远远高于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投资24.1%的增幅。
信息软件业:线下销售“钉子户”的转型
“凤翼天翔”、“蝶恋湘妃”、“云初莲上”,初听这些词语,或许会以为是在吟诗作对,事实上它们都是一家名叫“陶妃”的陶瓷首饰店里精美挂坠的名字。
“陶妃”的老板名叫刘洋,毕业于中国美院。创业初期,她对网络销售并不热衷,一直都采用线下销售的方式,业务发展得也不错,销售网已在杭城各商场、博物馆、旅游景点成功布点。
创业这么些年,基于“一旦上网销售,很容易被仿冒”的担心,刘洋始终是一个线下销售“钉子户”。
然而,在有“电子商务之都”之称的杭州,网络销售显然是大势所趋,“钉子户”也开始动摇了。7月份,“陶妃”进入刚刚启动的杭州市网尚创业园,开始涉足网络销售。
目前,名为“陶妃”的微信账号正在将刘洋的新老客户群及销售代理们紧密联系起来。此外,刘洋还在着力经营着微博账号。
像刘洋这样从单纯线下销售逐步转向线上线下销售齐头并进的例子不在少数。推动他们从线下走到线上的,是呈现爆发式增长的信息消费。
在杭州,随着宽带互联网的普及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增长,信息消费成为新亮点。传统实体零售企业加快拓展网络零售业务,正在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数据显示,1—5月我市网络零售额达526.8亿元,相当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0%。
从投资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92%,也远远高于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投资24.1%的增幅。
十大产业优势凸显,新兴产业增势强于GDP
上半年全市十大重点产业实现增加值1673.20亿元,增长11.8%,占GDP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4.2%提高到46.1%。其中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587.72亿元,增长18.7%;电子商务业实现增加值149.75亿元,增长52.7%;信息软件业实现增加值268.04亿元,增长22.6%;物联网实现增加值74.20亿元,增长15.2%,新兴产业增势均强于GDP增势。
十大产业投资也保持快速增长。我市十大重点产业计划总投资2447.89亿元,增长32.3%,完成投资额362.10亿元,增长38.2%,增幅高于全部项目投资15.4个百分点,对项目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52.6%,较去年同期提高19.8个百分点。
上半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267.66亿元
民生支出、就业情况、社会保障、保障房建设,这一系列数据是一座城市对民众关爱的最好体现。上半年,杭州在这方面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上半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267.66亿元,增长5.4%,占总支出的比重为74.6%,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37.6%,教育支出增长19.9%。
上半年全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48806套,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计划目标140.4%,其中各类棚户区改造34554套,完成计划的178.9%。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36528套,完成省政府下达计划目标的95.4%,竣工面积达357.30万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建设1144户。
全市的社会保障覆盖面还在逐步扩大。至6月底,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含离退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09.5万人、430.92万人和303.2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7.4%、6.5%和5.6%;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384.41万人和279.48万人,增长4.7%和5.2%。
杭州的就业形势也还不错。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79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2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6%。
-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衢州乡镇考核不唯GDP唯生态保护
- 诸暨建“六城”兴三产 第三产业增幅超GDP增长
- 宁波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GDP同比增8.3%归功于工业
- 一季度义乌GDP增长11.1%迎来开门红 农家乐发展快
- 浙江日报联合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讨“浙江GDP”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