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追授陶蛟龙荣誉称号: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促进过硬队伍建设
浙江在线杭州7月29日讯 (通讯员 余建华 孟焕良) 四季百搭的法院制服,一双老式的圆口黑布鞋,鼻梁上过早架起的老花眼镜。这是陶蛟龙留给同事们最后的印象。
去年12月3日晚,51岁的陶蛟龙,在浙江高院开完会连夜赶回温州的路上猝然离去,告别了与之相随相伴31年的法院事业。距离上任温州中院院长,不到11个月。
陶蛟龙:只管放心大胆干,有问题找我
刚到温州上任第一天,摆在陶蛟龙他案前的是这样一组数字:2011年全市受理借贷案件1.5万多件,标的额150多亿元,而案件数量还在持续不断上升……
陶蛟龙立即召集民二庭法官谈话,必须尽快推动问题企业破产重整。这可在温州全无经验,大家心里犯了难。他说,“越困难越不能畏惧,一定要向企业打开门!”
3个月后,“星球包装”成为首家申请司法重整的企业。陶蛟龙对经办法官说:“只管放心大胆干,有问题找我。我手机24小时开机。”
紧接着短短几个月,温州法院涌入26件企业破产重整案,确认债务高达12亿元。民二庭9名法官有时忙得走路都是一溜小跑,案件材料从陶蛟龙的桌面一路摆到地上。加班到深夜,困了,往杯子里再添一把茶叶。靠着它,陶蛟龙不知熬过多少不眠之夜。但是,成功破产一家企业,几十、甚至几百个案件就随之解决。再多的辛苦也都值得了!
温州获批金改试验区后,陶蛟龙第一时间主持出台司法保障意见30条,全市两级法院设立金融审判庭,率先启动保护金融债权专项活动。
跟着陶院长干:人累,心却温暖
陶蛟龙曾经在温州全院干警大会上说过:“法院是个大家庭,我有义务当好你们的大家长!”
章宝晓是温州中院的一名普通法官,2011年从县里调到中院后,与丈夫、女儿两地分居,每次离开女儿都抱着不让她走。在一次会议上,她谈及此事忍不住哭起来,会后觉得很不好意思。但没料到几个月后,丈夫工作调动和女儿转学,全都落实好了。事后,她才知道,那次会后陶院长立即了解情况并找相关单位衔接。
保安杜炜谈起陶院长更是滔滔不绝。他说,“陶院长经常加班太晚,被我们锁在楼里。”“夜里下班了,裹条黑棉衣步行回住处。我说像老家农民,他就呵呵笑,说不怕被打劫。”“听说我们夜里上厕所,要绕行几百米,他马上在保安室旁边建了个简易厕所。”……
但在工作上,他却要“严管”,记得他曾经笑着说要把我们从“温水里的青蛙”变成“热锅上的蚂蚁”。他紧抓审判管理,每个月对全市法院审判考核、晒成绩;他下基层暗访法庭,看安检,看态度,看设施,看环境,甚至看厕所,“管理就是看死角”……每个人都被上了一道“紧箍咒”,大家直呼:“跟着陶院长工作,一个字,累!”
是啊,身处改革阵痛中的温州,要想让温州中院在司法领域配合引领,必须时刻警醒,怎能不累?11个月,温州法院审结案件12万件,同比净增3万多件,一线法官人均结案数达185件,大家怎能不累?
人累,心却温暖。因为陶蛟龙从来都是与干警并肩作战。
陶蛟龙上任温州第七天,市委正为泰顺立人集团民间借贷案发头疼,涉及数10亿借贷,5000多债权人,一时满城风雨。陶院长主动走访泰顺县委,促成该案进入司法程序。随后的债务清偿中,考虑到损失较重的弱势群体,陶院长大胆提出领取的利息冲抵本金、高息冲抵本金的处置原则,法律界存有争议,经办法官有顾虑,他还是那句话:“放手去干,有困难找我,有风险你们上交。”
一路走来,“拼命三郎”样样都是先进
陶蛟龙草根出身,有5个姐姐1个哥哥,14岁没了母亲,刚结婚又没了父亲,可他靠着自己的聪慧与努力,在绍兴中院从法警、书记员到庭长、副院长,一步步走向更大的平台。
做法警,大家都不愿执行死刑,他做得最多;做书记员,什么事都不用交代,记录特别详细,出差前所有材料带得整整齐齐。1986年全省法院书记员打字比赛,他夺得第一名;做统计员,喜欢研究统计数据背后反映的问题,写成信息,很受领导喜欢;做经济庭副庭长,庭里来了几个华东政法的实习生,有人生病,他还专门让妻子煮粥送来;做副院长,分管法警、信访、商事审判,样样出先进和典型……
2008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绍兴华联三鑫、江龙、纵横等重大企业相继停产,全国纺织行业震动,绍兴中院受命于危难之时。分管商事审判的陶蛟龙,身先士卒,提出在新年来临前结束这场战斗。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能,短短40天,要办结1400多件案子!为了争分夺秒,吃饭成了最好的开会时间,大伙儿捧着盒饭碰个头、开个会,扒几口,说几句,然后分头工作。就是在这样的“急行军”中,边办案边摸索,经过多次讨论仍举棋不定时,陶蛟龙当机立断,提出以财产清算方式促进企业资产重组的“江龙模式”,成为我省以清算式重组解救危困企业的第一例。处理结束后无一起上访事件,一个烂摊子变得井井有条。
这让绍兴市委倍受鼓舞,紧接着又将更为庞大的纵横集团破产案移交司法程序。陶院长首先提出:到企业现场办公,与已进驻厂区的政府解困小组无缝对接。
当时正值酷暑,办公室没有空调,整个厂区弥漫着化工原料刺鼻的味道。陶蛟龙主动选择了靠西的办公室,当时谁也没留意,到后来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那是个彻底的“蒸笼”,风向正好把化工气味吹向这里,窗户24小时不敢开,而留给其他人的办公室起码还可以开下一窗户。陶蛟龙还提出由他来做审判长,案子的风险和将要面对的各种困难和不理解都由他自己承担。
当时纵横集团一个保安有感而发,写了一首打油诗:“纵横重整何时了?债务纠纷真不少,法官辛苦律师忙,楼上楼下踮步跑,深更半夜是常事,有时还要熬通宵。”是啊,每天起早摸黑,不仅家人不理解,单位同事也不理解,办案值得那么标新立异吗?他没有理睬。他创造性提出了纵横及关联公司整体破产重整方案。
6个多月破产不停产,生产线全天24小时开工,2400多名员工正常上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批示肯定,新华社发文指出“司法创新在企业危机处理中发挥的作用无可替代”。而当此案尘埃落定时,原本不带老花镜的陶院长再读书看文件时非带眼镜不可。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对个案的破产中,陶蛟龙还前瞻性地意识到,企业破产将成常态,并着手指导一支专业化破产管理人队伍。目前在绍兴,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已成为一种常态,管理人队伍日趋成熟,对于破产案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留下他法治足迹的,还有宁波海事法院。伴随着浙江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他曾作为常务副院长直接指挥、参与助推“海上浙江”的司法保障工程,及时出台司法保障意见和实施方案,带领海事法官成为海洋经济“弄潮儿”。
活着他是旗帜 离去他是丰碑
痛失爱将的浙江高院院长齐奇评价陶蛟龙是“我们法院系统优秀领导干部,是为民、务实、清廉的一面旗帜……”
刘曜是温州日报社的一名普通记者,与陶蛟龙本人本并无交集。陶蛟龙因公殉职后,他作为采访团成员,立即分赴陶蛟龙身前工作生活各地采访。他说:“这次采访成为一次独特的精神之旅,面对几十位主动前来接受采访的人,面对一位又一位采访对象的泪光,原本固有的甚至有些模式化的‘干部’形象,被一个个故事柔软,被一份份感动震撼。”
陶镇宁是陶蛟龙的儿子,在法学课堂里,老师讲到“当事人”的定义时,他不禁笑着想起小时候:爸爸说当事人都是坏人,塞过来的冰棍有毒,要马上丢掉;当事人带着东西来敲门,要装作家里没人。大舅的女儿考法警,个子矮了一厘米没成;两个姑姑下岗后,至今靠做保姆、看自行车维持生计……“那时觉得爸爸,有点刻板。”他说,如今他和家人都理解了这刻板。他现在想对爸爸说:“请您放心,我会照顾好妈妈,让她每一天都幸福快乐;我会追随您的脚步,继续您未完成的法治梦想,就好像您一直在我身边,从未离开。”
是啊,活着,他是一面旗帜;离去,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