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日报8月1日讯“我一辈子最庆幸的是嫁对了他,没有他,我就活不到今天。”东阳市上卢管理处朱村小区,79岁的周友妹躺在床上,清秀的脸上一脸幸福。
周友妹口中的他,就是她的丈夫朱昌雅。30年来,为照顾长期瘫痪在床的妻子,朱昌雅已累得老态龙钟。
朱昌雅和周友妹都是上世纪50年代初的老党员,也都曾是国营单位职工,双方是在工作中产生感情结成伉俪的。1962年,响应国家“精减城市职工”号召,双双回老家朱村务农。其时,朱昌雅一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周友妹担任村妇女主任。1979年,根据政策,朱昌雅重新回到单位工作,于是,家务的重担全落在了妻的肩上。
1983年夏的一天,恐是劳累过度,周友妹昏倒在地,经过化验,发现患上了严重的肝病,且已开始硬化。几天后,朱昌雅在带妻治病回家途中,妻从自行车后座重重摔下,身体多处严重骨折,从此只能日夜卧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自妻被查出患肝病后,朱昌雅带着妻去过杭州等地求医,但收效甚微。后病情基本稳定,他将妻带回老家,天天熬中药给她吃。为了方便照顾妻子,他在厂门口50米处租用民房居住,边上班边服侍妻子,后来又向厂长请求辞去供销科科长的美差。
1992年,朱昌雅听说有一种草药治肝病较灵,他便出钱托人寻找。妻吃了此草药后,确感效果不错。打那起,朱昌雅经常到田头地角觅草药,周六周日中午出发,直到傍晚回家,每天煎药一帖。
儿子朱国新说,别看妈天天躺着,嘴却很刁,吃的东西不对,肚子马上有反应。2006年,他爸和往常一样到野外找草药,可妈喝了后说肚子胀,怀疑草药有农药污染,因此给父亲找草药带来困难。
“她喝得不舒服,我睡得不安心”,反正已经退休,朱昌雅决定自己种草药。2007年,他向村民先后讨了共2亩地,试种草药。
这些年,周友妹的牙齿大多脱落了,吃不了硬东西,朱昌雅精心给她准备一套营养餐:早上6点起床,熬草药,磨豆浆,煮鸭蛋。中午热豆浆和中药,榨水果汁。晚上吃鸭蛋和苹果或者香蕉。后半夜准备饼干等。“所有水果都要蒸熟吃,不能吃生的或硬的。”朱昌雅说,妻子已经几年不吃米饭,甚至是稀饭了。为了节省开支给妻治病,他的一套中山装可以穿上二三十年,区区一元钱也要算计着花,只要妻开心,他什么委屈也都能忍。由于朱昌雅的悉心照顾,如今,妻子的整个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缓解。
“我们现在不担心我妈,倒担心我爸。”朱国新说,这么多年来,他父亲太累了,现在健康状况还没有母亲好。几年前,医院就给我老爸下过病危通知。
“老了,机器零件坏了,这很正常,我一时半会还死不了,只要她好起来,我比什么都快活。”朱昌雅说。
- 17岁儿子瘫痪父母日夜照顾 老师发动社会捐助被婉拒
- 77岁戚妈妈照顾瘫痪爱子56载 社区爱心接力让她安心
- 因为爱情:八旬老人照顾瘫痪妻子15年如一日
- 照顾瘫痪爸爸一年多 “孝德之星”突发脑炎命悬一线
- 房东遭遇车祸瘫痪 热心房客无偿照顾近4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