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动态聚焦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当前经济形势访谈录①
民营企业寻找转型升级新模式 为浙江经济脱胎换骨打基础

  编者按: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作了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讲话。此次讲话全面分析了上半年经济形势,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城镇化、防范金融风险、改善民生导向、加强舆论引导等具有全局性影响的五个重大问题作了重要阐述,并明确提出了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正在转型发展中的浙江,对于经济形势变化的更为敏感,也能更为深切地体会到当中每一动和每一静。为此,浙江在线特地走访了相关政府部门有关负责人,约请了专家学者,结合浙江发展实际,解读当前经济形势,畅谈未来发展之路。

  【人物名片】

徐剑锋

   徐剑锋,男,汉族,1965年10月生,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兼任浙江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台湾经济与产业组织学。近年曾获浙江省首届优秀调研成果奖二等奖,“全国青年科技论坛”青联、共青团中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组织二等奖,省青年科技论坛特别荣誉奖。

  浙江在线杭州8月13日讯(记者 戚珊珊)对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徐剑锋认为,上半年浙江经济保持着平稳增长势头,发展速度较上年有所回升,物价指数保持在3%以内,总体发展势头要好于全国。

  “一方面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作用,今年我国经济将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五周期,经济增长逐步出现回升。另一方面,自2008年以来,浙江在各省区中率先步入工业化发达期,经济告别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速增长期。”徐剑锋分析。

  随后,他语峰一转说,但经济增长的下滑,倒逼浙江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通过人才、技术、民间资本与民营企业家的结合,不少企业找到了转型升级的新模式,近年来杭州、宁波等地的高科技产业与新兴产业有了快速发展,为浙江经济的脱胎换骨打下了基础。

  尽管如此,浙江也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从浙江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比如服装纺织、鞋业、五金、眼镜、箱包等,到造船、钢铁等重工业,再到光伏等新兴行业,均有产能过剩。”徐剑锋说。

  对于这一现象,徐剑锋分析,这说明了多年来生产能力扩张过度,像浙江省传统行业的生产产量,在改革开放30年间大多呈现上百倍的增长,拿下不少全国第一、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而一些新兴产业,在短期利益驱动下,也出现了产能过快膨胀的现象,短短几年间,产品就供过于求。

  “这也反映了浙江不少产品竞争力的下降。近10年来,浙江资源与劳动要素逐步丧失优势,不少行业的成本竞争能力下降,同中西部地区以及海外发展中国家相比,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不再,从而进一步加剧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矛盾。”徐剑锋说。

  那么,究竟该如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呢?徐剑锋建议,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来淘汰落后企业,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使企业摆脱“低价量大”竞争策略与你死我活的红海竞争模式。企业要致力提高产品与服务附加值,走向差异化发展与品牌发展。

  “同时,政府要加大创新资源整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科技创新,使科技与人才成为浙江优势要素,通过科技与民间资本、民营企业家的紧密结合,形成浙江产业竞争的新优势,从而促进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解决浙江产能过剩问题。”徐剑锋说。

  关于城镇化:推进城镇化应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

  对于有序推进城镇化,徐剑锋也有感而发。他说,城镇化对中国提升内需、促进城乡和谐、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但多年来,很多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只重视硬件建设与投资,却忽视了“人的城市化”。

  “不少地方超出地方财力,大搞造城运动。城镇化的中心成了发展‘房地产’经济,通过行政性移民,把农村居民赶到城镇,却忽视产业经济的发展,不能为大量‘新市民’提供就业机会,出现很多的社会问题。不少新区新镇,成为‘空城’、‘鬼城’,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地方政府为此背上巨额负债。”

  徐剑锋认为,要促进中国城镇化,必须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城镇化应该建立在产业经济的基础上,只有非农产业的发展,才能吸纳农村居民,才能形成真正的新城镇;只有政府量力而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才能避免城镇化被房地产经济绑架,才能避免“鬼城现象”;只有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促进居民综合素质提升,稳步推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

  关于民生: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民生问题也是徐剑锋一直关注的,他说,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我国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资源与劳动的投入,依赖投资的增长,结果使劳动者的收入跟不上经济增长,消费需求受到抑制,这又制约了经济的长远发展。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使经济增长真正地带来人民收入的增长,使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消费需求的提升,而不是依靠投资的不断增长。这就要求增长方式需要从依赖资源与劳动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增长,转向效率提升为中心的集约型增长,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提高、品牌提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确保劳动者的收入能快于经济增长,使全体居民能分享经济增长的福利。”徐剑锋说。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经济企稳的积极迹象--解读7月份中国经济主要数据
·经济良好开局来之不易 新一届政府展现“政策自信”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焦点关注 更多...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特荐专题 更多...
4万元保健品吃毁容颜 “如新”公司遭浙江消费者投诉
一张“体检报告”为何搅动千家企业神经 海宁要素改革探秘
金店老板深夜携金器回家遇劫
调控以来浙江十大经典房产案例
地铁江底趴窝 乘客步行20分钟
杭州黄金地段 豪宅公租房比邻
子女升学 父母要摆八次酒?
平湖一塑胶厂事故致8人死亡
我要爆料
如您提供的新闻素材一经采用,将可获得30元到300元不等的爆料奖。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