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农村文化礼堂都有贯穿全年的主题活动
永兴坞文化礼堂全景
浙江在线江山9月13日讯(记者 潘杰 吴晛 通讯员 毛俊寅)“山重重,水泱泱,白云下边有我的故乡……走出大山要奔向小康。”
40岁的刘正友皮肤黝黑,腰间缠着一根大红绸带。他与十几位男村民用高亢的嗓音唱起村歌,不时还整齐地舞起红绸带,满脸笑容。
据了解,他所在的花园岗村村歌节目将于22日登上省人民大会堂演出。同赴杭州的还有13个村歌节目,都是江山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结出的“果实”。
文化礼堂改变几代移民生活
得知去省城演出都夜不能寐
花园岗村地处江山市西南郊,毗邻“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是远近闻名的农家乐经营村。村支部书记吴柏发介绍,村里有434户共1600多人,几乎都是移民搬迁聚集。
2001年,为了江山白水坑水库的建设,偏远山村的村民陆续告别生活几十年的大山,迁到山脚下居住。12年里经历了五次移民,55个自然村落组成了现在的花园岗村。
由于“移民客家文化”差异较大,邻里间的交流很少。2008年,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吴柏发常组织村民一起活动,讲授些山下生活的知识,鼓励大家多学东西。他还特意把几个村落的村民“打散重组”,让大家增加交流。慢慢地,大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考取大学的孩子多了,村里排舞活动等也热闹起来。
得益于此,村民间关系日趋融洽,迄今村里都没发生过一起纠纷。
今年的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除保留文化活动中心外,花园岗村还引入了“最美微讲堂”“电子阅览室”等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还创作了村歌《走出大山奔小康》。
负责节目排练的清湖镇妇联主席、宣传干事王琳玲告诉记者,这回参与村歌演出的村民最大的45岁,最小的还不到4岁,村两委班子几乎全部上阵。每周一、三、五晚的排练,还能吸引不少家属后援团。
“大概就上礼拜吧,知道要去省里演出那晚上,我都激动得睡不着觉。”刘正友乐呵呵地说。
彭里村舞蹈队正在排演村歌节目《幸福的彭里在歌唱》
清湖镇花园岗村村民正在表演村歌《走出大山奔小康》
一公里特色文化长廊环绕全村
“我们每年重阳节都要搞敬老礼仪活动,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能吃到大家包的寿饼。”贺村镇永兴坞村支部书记缪顺朝说孝文化是本村文化礼堂的精华。
走进村里新建好的文化礼堂,木结构的礼堂传统且典雅,还伴有一股浓浓的原木气息。据了解,每天晚上都有村干部值班负责礼堂开放。由于“孝文化”远近闻名,该村在江山农村文化礼堂中属于特色型。
江山建设农村文化一共有“五型”,分别是传统型、现代型、综合型、新建型、特色型,今年安排了27个试点村。其中以原有大礼堂、大宗祠、文化会馆进行布展,组织传统礼仪活动为主的就是传统型;现代型,即结合新办公大楼和乡村休闲旅游,抓形象设计和旅游展示为主,比如花园岗村;综合性则多措并举。
记者在凤林镇白沙村见到了正在建设的文化礼堂、文化长廊等,由青泥砖头砌成的长廊穿过田间地头,计划约一公里长,能环绕整个村子。秋雨之中,远远看去,江南村落的文雅之气凸显。
据介绍,这是由省军区和当地政府共建的示范村,属于新建型的农村文化礼堂。建成后将在文化长廊内添上些军事知识。
永兴坞村文化礼堂每年都要在重阳节举行敬老活动
为了能让文化礼堂更有“内涵”,江山还安排了百余家省、市、县文明单位与27个试点村结对,提速文化礼堂“最美微讲堂”“义工家园”等的建设。
文化礼堂建设,村歌先行。江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毛明华告诉记者,除根据文化礼堂内涵,结合江山实际创作的《文化礼堂之歌》外,试点村都陆续谱写村歌,在村民间传唱凝聚信念与力量。
9月22日晚,“中国乡村好声音”——江山市农村文化礼堂·村歌演唱会还将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