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在线杭州10月8日讯(记者 潘杰)今天下午,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平安办主任朱贤良作客浙江在线《问政零距离》,就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深化“平安浙江”建设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枫桥经验”初创于上世纪60年代,是诸暨枫桥的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综治经验。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11月批示要求在各地效仿推广。
今年,是“枫桥经验”批示走过的第50个年头。
“枫桥经验”终极目的为人民
传承期浙江首创多项特色工作
朱贤良介绍,虽然“枫桥经验”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特点,但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始终没有改变。主要是六句话:发挥政治优势,相信依靠群众,加强基层基础,就地解决问题,减少消极因素,实现和谐平安。其蕴含的基本精神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鉴于“枫桥经验”来自民间,服务人民,其发展活力始终旺盛。期间,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也对“枫桥经验”都给予了精心培育和积极推广。
朱贤良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为建设平安浙江的总抓手,多次对学习推广“枫桥经验”工作进行部署。特别是2004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省委作出建设“平安浙江”的决策部署。
当时,各地、各部门按照“大平安”理念,运用“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相继创造了综治工作中心、综治进民企、“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民主恳谈、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工作,使“枫桥经验”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
像“81890”热线,是宁波话“拨一拨就灵”的谐音。最初是宁波海曙区政府于2001年8月建立的一个市民求助平台,也是全国首个集公共服务及一般家庭服务供需对接功能的服务平台。目前,81890服务平台建有专门网站,24小时服务,日均受理求助事项3000余件。
全省所有的市、85.6%的县(市、区)都已建立了类似“81890”、“96345”等公共服务平台。
而舟山率先运用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将基层细分成网,使服务延伸至社会肌体的最末梢,解决了群众的诉求,化解了大量社会矛盾。目前,全省共有网格11.7万余个。
五个注重传承“枫桥经验”
平安浙江建设呈现“两高三降”
今年是开展“平安浙江”建设的第10个年头,朱贤良说“枫桥经验”的精髓已经融入到浙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已成为维护全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我省各地各部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主要有五个注重。即注重源头治理、预防在先,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注重整合基层力量和资源,夯实社会平安根基;注重专群结合、群防群控,构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防线;注重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着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注重统筹谋划推进,坚持发展、稳定两手抓,“经济报表”、“平安报表”一起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通过这些举措,我省信访总量、刑事发案以及安全生产事故等都呈现了总体下降的良好态势,主要成效体现为“两高三降”。
“两高”即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高”,矛盾化解成功率“高”。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12年我省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5.93%,连续九年保持在较高水平,被公认为全国最安全的省份之一。2012年全省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1.4万件,成功化解40.51万件,化解成功率达到97.85%。
“三降”即刑事发案、生产安全事故和信访总量均明显下降。以安全生产为例,2012年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4.3%、5.3%和6.8%,连续九年实现三个“零增长”的目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