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7日讯说起“慕课”,你大概很陌生,但说起它的俗称“开放式网络课程”(简称MOOC),你肯定会恍然大悟,不就是美国顶尖大学从去年开始在网上提供的免费课程么。其实它不仅声名在“外”,据记者了解,在中国,它也从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流行到中小学——全国20所顶尖高中刚成立“C20慕课联盟(高中)”,浙江占3席,其中包括杭州学军中学、杭二中和镇海中学。慕课的初中联盟浙江入围的还有杭州育才中学,小学联盟浙江入围的是杭州天长小学。
昨天,“慕课联盟”的老师、专家聚在学军中学,上了27堂课,试图尝试利用慕课“翻转课堂”——让学生先用课余时间看视频课程,即慕课,然后再回到课堂上提问题请老师解疑答惑,从原来的先教后学,改成先学后教。
8分钟的视频
录了十七八遍
学军中学高一语文老师苏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午8点40分,她开始上课文《听听那冷雨》,这是余光中的作品。
和以往翻开书本直接讲解不同,这一回苏老师手里捏着学生给她的作业——一张张小字条,上面是各种关于课文的提问。
就在前一天晚上,学生们已琢磨过苏老师录制的8分钟慕课视频,对课文精华部分大致有了了解。
苏丽逐个打开纸条,和学生一起讨论:
为什么余光中会起这个题目?
听雨就听雨呀,为啥还要加个“那”?
为什么文章开头写“台湾是一部黑白片”,结尾又说“台湾是一部黑白默片”?
平时一堂语文课老师要讲25分钟到半小时,学生的发言时间只有10到15分钟,可苏老师这堂课翻过来了。
学生们第一感觉是课堂变热闹了,可苏老师的第一感觉是,制作“慕课”比平时备课复杂,而把课堂“翻”过来的难度更大,实在太考验老师了。
一段时长8分钟的慕课,不算整理思路、预备内容的时间,光是录制视频就折腾了十七八遍。在办公室里录音,下课铃突然响了,重来;讲着讲着,不小心咳嗽了一声,重来;好不容易录完,倒带重放时发现一个错别字,继续返工……
“总共花了多少时间我记不清了,反正比平时备课都要费时费力。”苏老师说。
正式上课时还常会遭遇奇葩问题,比方说,为什么作者写的是冷雨不是暴雨?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幸好苏老师把所有问题筛选了一遍,没跟着奇葩问题跑偏,不然课堂没“翻”过来,学生先被雷倒。
势不可挡的慕课还有两大硬伤
慕课也同样考验学生。
学军中学高二女生小金和小包都对上午的一堂物理课念念不忘。上课前,她们先完成了老师在慕课里要求的作业,一张电路实验图。等到上课时,老师将学生们画的电路图一一分析讲解,比比谁画得更合理。
“蛮有意思的,我马上知道在这个知识点上,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了。”小金说。
“以前我都不太好意思在课堂上提问,怕这样会打扰老师。但今天老师就是要我们提问。”小包很开心。
说完物理,提到生物、数学等其他几门课,两个小姑娘却异口同声说:“数学最好别用慕课,太难了,估计自己看几遍也看不懂。”
在学生们看来,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用慕课,因为个别学生看不懂。
但照目前的形势,慕课在国内的发展已势不可挡。牵头成立中学慕课联盟的华东师范大学,正在让联盟内各高中制作各学科的慕课,放到网络上资源共享。
在学军中学,有18位老师自发组建了一个“微客QQ群”,一同探讨如何制作慕课视频,和未来慕课的发展方向。他们发现势不可挡的慕课背后,其实还有两大硬伤暂时无法解决——国内高中生在校时间较长,所以自主学习时间远不如美国高中生宽裕,平时没时间看慕课视频;国内高中的班额大,动则四五十人,看完视频后提问,问题又多又分散,再好的老师也招架不住。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决定试一试,因为这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大趋势。说得夸张一点,现在不尝试慕课,将来你的学生听了别人的慕课,你就成了只能解释别人成果的助教。”校长陈立群大胆预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