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斜村的老房子大都有四五十年以上历史
永嘉县桥下镇下斜村,至今有200余年历史。
去年以来,村民们发现祖祖辈辈居住的房子领不了土地证,即使老房子倒塌了,也不能原拆原建。
一查证,原来是相关部门搞错了,把他们的宅基地划成了农保地。
宅基地怎么会变身呢?村民们不懂,记者两次前往相关部门采访,也没搞明白。
现状:50多户村民的“家”没了
下斜村分两个自然村,外山自然村41户,大山自然村39户。
和其他地方的温州人一样,改革开放后下斜村村民纷纷走出大山,经商的、打工的,不少在国外发展。村里只剩下老人居住,老房子日益颓败坍塌。
近年来,经济条件好了,一些村民想要反哺家乡,集资建了通村公路,有的年纪大了,打算回乡建房养老。
去年上半年,村民们陆续盖起新房子,不过这并没有得到国土部门的审批。
村民朱增林53岁,一直在温州市区的工厂打工,他说,他们去批了,但都没通过。和他同期盖房子的有5家,今年1月7日,由于未批先建,镇政府和国土部门将在建的新房全部强行拆除。
村民们因此遭受数百万元的损失。最惨的是徐宗仁一家,4个在国外的兄弟已经花了100多万元,把房子盖到4层。
违章建房遭强拆,村民们能理解。朱增林说,他们想不通的是,祖上的宅基地为什么不能批?
村民们到国土部门去查,才知道他们的宅基地不知何时被划成农保地,也就是基本农田保护区。
据初步统计,下斜村被划成农保地的约有50多户。
说法:反正是搞错了
近日,记者先后采访了永嘉县国土局和桥下镇政府,双方都表示确实搞错了,但怎么错的,各有说法。
永嘉国土局局长董群策:“因为涉及面积小,就划进去了,体现在图纸上就针头那么大,可能没被关注。”
桥下镇镇长周望欣:“在划定农保地时,图标一点就是几十、上百亩,可能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不小心把房子划进去了。”
桥下镇党委书记董庆标:“这个村的老房子,草长起来,天上卫星过来拍,房子在草丛里不容易发现,就划进了农保地。”
处理:可以补领土地证
昨天上午,桥下镇领导班子专门开会讨论,会上形成两点意见:
一是深入调查为什么宅基地变成农保地,“经过什么程序,最终决定权在谁?”
二是下一步如何妥善处理,“能不能把土地性质重新变回来?”
董群策则表示,只要不违反“一户一宅”的原则,被误划村民的建房要求可以审批。
昨天下午,桥下土地所周所长建议村民们去领取建房申请表,“收到申请报告后,我们将实地调查,只要本村没有其他房子,都可以审批原拆原建。”“老房子还在的,也可以补领土地证。”(都市快报)
- 旧城改建拆迁的门槛要加高了 需九成民意通过才能动工
- 拿榔头砸死婆婆 就因为这个儿媳觉拆迁赔偿吃了亏
- 宁海一女“老赖”两年败光百万拆迁补偿款 欠债100万后玩失踪
- 拆迁分到补偿款一夜暴富 挥霍两年欠债百万
- 乐清村官挖水坑封路逼迁 夺命水坑却吞噬九龄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