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昌镇干部拎着一桶油走访村民。
寿昌镇干部郑红娟(图中)夜访她的基层联系点。
浙江在线04月18日讯 “大爷,我来了!”杭州建德市寿昌镇金桥村的诸葛顺成老人家里走进了一位年轻人,他肩头扛着一袋大米,手里还拎着一桶油,“这两天还好吗?给你拿了点东西,你收收好!”
这位年轻人叫汪旭飞,样子斯斯文文的,他是寿昌镇城建规划局的副局长,也是金桥村的联村干部。诸葛大爷家他一点都不陌生,一坐下来就和大爷拉起了家常,大爷笑着紧紧地拉住了他的手……
像汪旭飞这样的镇干部,原本已经习惯了办公室的“机关化”工作。但自从2011年12月,寿昌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后,上百位乡镇干部全部出动,离“案头”、走“田头”、熟“户头”,对全镇27个村(社区)15755户群众进行了实地走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做到急事难事见干部、政策宣传见干部、化解矛盾见干部、项目推进见干部。
2012年,寿昌基本实现走访全覆盖;2013年,对摸底排查出的重点户开展跟踪走访;今年,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百名干部访万户”活动将继续深入延伸。
2月14至16日,本报记者赴寿昌镇蹲点采访,为你深度解读“百名干部访万户”的寿昌经验。
探访
“走村访户”怎么走?
看望
老人就像小孩子
要常过去看看
“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诸葛大爷家是村里的低收入困难户,大爷今年已经93岁高龄,眼睛昏花,耳朵也不太好使,汪旭飞只好一直跟老人“喊”话。
“小汪很有心的,跟他讲了什么,他就会放在心里。”老人的女儿诸葛雪娟如今也有65岁了,说起汪旭飞,就像是家里的一份子,“他经常会过来看看,陪我爸说说话。”汪旭飞也很乐意来这里,他说老人年纪大了,就跟小孩子一样,物质和精神上都需要人关心,每次诸葛大爷看到他来都很高兴,拉着他的手不肯放。
考虑到老人家里困难,汪旭飞还帮老人申请尽量减免医保等费用,“他们不懂政策,我就跟他们讲,一些不会办的手续我就教他们办,凡是力所能及的,我都会去做,不能做的我也要跟他们解释清楚。”
包括诸葛大爷家在内,汪旭飞联系的农户有142户,最少的一年都要走3遍。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把走访到的每家每户的情况都详细记录在案,回去后把问题仔细整理好,再一一上报。
“有事情给我打电话!”临出门,汪旭飞还不忘回头叮嘱诸葛大爷一句。
救助
一张残疾人证
温暖一家人
“太谢谢你们了!”余洪村村民叶亚香不停地向到访的“客人”表示感谢。镇里特意请来了建德市残疾人鉴定委员会的多名专家,给叶亚香的婆婆做鉴定。
老人家今年已95岁高龄,躺在床上蜷缩着瘦小的身体。“她本来身体很好的,但不小心摔了两次,去医院看过是骨折,但手术费要6万元,老人耳朵灵得很,说不治了,一定要回家。”叶亚香很心疼婆婆,虽然家里穷,还是给婆婆请了一个保姆照顾,这样一来,开销更大了。
“多亏了小罗,说可以办个残疾人证,还请来了那么多专家。”叶亚香口中的“小罗”就是联村干部罗双平,黝黑的皮肤,笑起来很憨厚,他还是寿昌镇信访办专职副主任。“我们镇上有1400多个持证残疾人,一般办证都要自己去,或在固定时间有专家会下来办,一年2次。”罗双平笑了笑,“这次算是‘开小灶’了。”
专家们看了老人的情况,一边填表一边说,“老人是髋部粉碎性骨折,两侧都是,所以下不了床,残疾等级很高。7个工作日左右,证就可以办下来。”
“残保每个月有300多元。”罗双平连声安慰叶亚香,“虽然钱不多,也算是能救救急了。”
圆梦
巧克力、新衣服
满足一个个“微心愿”
寿昌镇招商引资局局长郑红娟是一名联村女干部,跟男干部“能扛能挑”不同,柔弱的她虽然力气不大,却心细如发。村民贫血,她会带点红枣去;村民的地瓜片销不掉,她就动员同事朋友帮着谋销路;村民给她送只土鸡表谢意,她马上买两箱牛奶回赠……这些是许多“粗枝大叶”的男干部们想不到的。
前些日子,郑红娟来到大塘边村,给两个小姑娘送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姐姐方玲的是一件粉橙色的运动衫和一条嫩绿色的运动裤,妹妹方瑛的是一件白色带亮珠的连衣裙,姑娘们“咯咯”笑个不停,把衣服叠平整后,小心翼翼地收在了衣柜里。
晚上,在外打工的爸爸回来了,方玲拉着刚进门的爸爸,一定要带他去看新衣服。郑红娟看到孩子们这么开心,觉得很欣慰。
“最近,镇里给每个村(社区)安排了1万元左右的资金,专门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郑红娟说,村民们的心愿很小很朴实。
“阿姨,你留下来吃饭吧!阿姨,你有空一定要再来!”离开时,方家姐妹跟这位“郑阿姨”难舍难分。
增收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村里的困难户不少,我们不能每次都只提供救助,这样帮是帮不过来的。”许多联村干部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说,行动不便、丧失劳动能力的要救助,但有劳动能力的,要以促进他们自主增收为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养懒汉,希望村民们都能勤劳致富。”寿昌镇农办副主任蒋卫涛是个20多岁的年轻联村干部,为了山峰村的困难户郑爱花的事,他动了很多脑筋。
郑爱花的丈夫卧病已有26年,儿子在一次意外中造成了肢体残疾,全家断了收入来源。家里的老房子拆了,重新改造还借了一笔钱,现在只能暂住在邻居家。“郑大姐说她身体还行,想干点活来贴补家用。”除了力所能及的救助外,蒋卫涛还时常帮郑大姐留意一些公益性岗位。
今年4月初,正好村里有个运垃圾的公益性岗位空了出来,蒋卫涛马上推荐了郑大姐。“我现在每个月有500元固定收入。”虽然挺辛苦,可郑大姐依然很满足,“这是我自己劳动挣来的,心里踏实。”
解忧
村民最关心什么
就先解决什么
每个干部都有一本《走访登记本》,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都记录在上面,有一些个性的“微心愿”,还有需要大额资金的民生项目。分类后,重点疑难问题由镇党委研究确定解决意见,由联片领导领衔办理。
在村民们反映上来的问题中,“自来水”问题首当其冲。“我们刚开始下去走的时候,有老百姓反映,‘水都喝不上,还谈什么?’我们听了很难受。”南浦村是寿昌最大的一个行政村,这里有4名联村干部,寿昌镇城建规划局规划员汪浩就是其中一名。
“南浦村共有5个自然村,其中3个已经喝上了新安江的水,童源里、泥台底两个自然村还是靠村民们打井水或接山泉水来喝的。”汪浩说,每次走访到这两个村,村民们总是围拢过来问: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喝上自来水?
联村干部把村民最迫切的问题反映上去,很快就得到了回应。在今年第一批18个领衔办理项目中,就包括了南浦童源里农民饮用水工程。
“泥台底村对原有水管进行改造,预计今年下半年,两个村都能喝上自来水了。”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为村民解决了这么大一桩事情,汪浩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纵深
寿昌经验好在哪?
全员参与,全面覆盖
不当“大首长”,要有“大脚掌”
“干部没有例外,走访不留死角”是寿昌镇开展“百名干部访万户”活动从一开始就定下的规矩。全镇干部被编入27个走访组,对应27个村(社区),每组有1名中层干部担任联村组长,根据村(社区)大小安排2-3名联村助理,乡镇班子成员联片,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人都有走访任务,人均要走近200户。
每周三是固定走访日,勤快的联村干部一周要走三四次。各个自然村较分散,有些自然村到另一个自然村,要走上整整一天的路,山上车开不进去,自行车成了许多干部的交通工具。
联村干部汪浩初次走访每家每户,都只能请村干部带着去,路熟了后,就开始单独行动,“村民们刚开始觉得很意外,每次都很激动。现在已经成为了常态,他们有什么事都会找到我。”
一张小卡片,一本民情账
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交代
在2年多时间的走访中,一张红色的“民情联系卡”,上面写着联村干部的名字、职务和联系方式,像一张小小的“名片”,发到了每家村民手中。“您有困难我来帮”几个简单的字印在“名片”后面,简单又醒目,跟近200本《走访登记本》一起,共同记录下乡镇干部走访的脚步和收获。
“家门口的小路能不能修一修?”“鸡蛋卖不出去,能不能想想办法?”“家里鱼塘的水质有问题,能不能找人来检测一下?”……两年来,全镇累计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1006条,解决859条,落实帮扶资金120余万元。
联村干部们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能解决的都会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做到“件件有交代”。同时,还通过宣传相关政策,让群众了解政府工作,消除一些误解,增强信任。
白天走访,晚上夜学
“零距离”服务群众,“零容忍”严纠“四风”
“从前大多是‘机关化’办公,有什么事都是村干部过来找,现在变成了我们主动过去。”联村干部汪旭飞的一天很忙,早上8点半上班,到下面去走一圈,中午11点半回来吃午饭,下午1点到4点还是在村里,有时晚上6点还要夜学。
“我们去村里不是单纯的走,还要结合本职工作,有些不懂的专业问题还要请教相关领域的同事。”汪旭飞笑着说,现在的乡镇干部是“杂烩型”,什么都要懂,夜学就是这样派上了用场,“夜学很有意义,我们不仅要学习最新的政策、文件精神,还会互相交流经验、探讨对策。”
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真心服务群众。干部不拍脑袋、不拍胸脯,拒绝形式主义,在这里真正落到了实处。就像寿昌镇镇政府大楼门口挂着的那块横幅写的那样:“‘零距离’服务群众,‘零容忍’严纠‘四风’”。
定期汇报,严格督查
多种机制保障,确保“走亲不走秀”
为使走访长期坚持,取得实效,镇里实行“每周汇报、每月检查、每季通报”等,让干部谈谈走访心得,分享走访故事,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走访登记本》要定期上交审阅,把大走访活动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个人走访要求,加大考核分值比重,并进行不定期回访抽查,邀请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给联村干部打分。
两年来,镇里已对未按要求走访的8名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对走访进度严重滞后的3名干部进行诫勉谈话,4名在走访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干部被提任中层干部。
这些奖惩并施的机制保障,从多方面确保干部在走访中“走亲不走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声音
“走村访户”有感
寿昌镇党委书记吕平:
“动因是‘逼’出来的”
“面对近年来征地拆迁开展、重点工程推进、民生项目实施、乡村社会治理中遇到的诸多难题,我们觉得最根本的是党员干部与群众疏远了,要想改变状况,治本之策还是要真真切切地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入手。”谈起组织干部走村访户的动因,建德市委常委、建德经济开发区(寿昌镇)党委书记吕平说,这完全是“逼”出来的。
“虽然我们都知道,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但很多时候我们说得多做得少,与其让群众找我们,不如我们下到每家每户去。”吕平说,“我们用的是最土的办法,也是最有用的方法。”
联村干部郑红娟:
“走和不走大不一样”
起先,一些干部有些想法,思想上有抵触,觉得没事找事;有的怕听不懂方言,担心热脸贴了冷屁股;还有的怕走山路、怕吃苦,但是走了几趟后,很多乡镇干部都转变了思想观念,认为“走和不走大不一样”。
“有个‘山改地’项目涉及到30多户村民,我去走访时,村里密密麻麻围了十几个人。”我看见这个场面吓了一跳。我让他们先回去,这么多人讲不清楚,我会一户一户到他们家里去谈。”
郑红娟说,走访了这么多次,发现村里矛盾主要涉及到的就是公平问题,得到老百姓信任后,问题就会好办许多,“刚开始是强迫要去,现在形成习惯了,时不时就要去看看;刚开始村民不理解,请你吃‘口水’,现在请你吃茶水。”
南浦村党委书记高炳良:
“联村干部帮了我们大忙”
刚开始走访时,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南浦村党委书记高炳良的脑海中,“乡镇干部到村里来走访,我们村干部怎么办,是不是来‘抢饭碗’了?”
日子渐渐过去,高炳良却慢慢改变了想法,“有几家远在山里的农户,我只去过一次,可联村干部已经去了好几次了。一些政策他们帮我们宣传到位,跟我们一起去解决问题,不走形式,对我们村里的工作很有帮助。”
“我们村里开展工作更顺利了,这多亏了他们。”另一方面,高炳良觉得现在有了更多的压力和动力,“他们做得这么积极认真,也是督促我们把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
-记者手记
且累且精神
20年前的干部
又回来了!
“我们的干部戴着草帽,骑着自行车又来了,就跟20年前一样!”这是我在寿昌镇蹲点采访的三天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刚开始,很多村民不敢相信,觉得既意外又惊喜,“以前没见过镇里的领导,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原来是来关心我们的。”联村干部汪浩买了200米的水管,和大家一起把水接进了李彩香老人的家,老人口中一直喃喃地重复着:“怎么会这么好!”
“牛皮糖”能变“棉花糖”,“烂污鬼”能成“勤快人”,联村干部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们不是“全能超人”,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会循序渐进,一步步慢慢来,把村里变得更好。
一本本“接地气”的民情日记,记载着他们的成长。
如今,“走村访户”已是乡镇干部们的基本功和必修课了,结合当前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干部们说,“治水先治心,拆违不拆情。只有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把功夫下在平时,凡事跟群众商量着办,关键时刻群众才会买账。”
见到联村干部,当地老百姓很热情,手拉着手亲切如亲人,这样的一幕幕场景让我动容。
难怪干部们都说,这个活“且累且精神”!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